虽然是学计算机出身,但这个“不务正业”的创始人却异常偏爱文学,他说,“在意识到我根本不爱计算机时,我毅然决然的退学了,j2直播,没有人能拦住我”。从北京电视台的栏目策划到知名4A广告公司的创意总监,再到甲方的品牌管理和职业经理人,15年的时间他自始至终都没有远离“文字”。 所以,选择VR语文为切入点,“有一点情怀在里面,但创业绝不是情怀这么简单。”他对VR教育领域的内容生产有自己清晰的认识,“当大家都进入这个行业时,你和别人比有什么不同很重要!VR在语文教学上的应用和内容生产相对来说是比较难的,但反过来想,这恰恰能体现我们的差异化优势。” 除了情怀、差异化考虑之外,以VR语文作为主打的另一原因在于,不可思议科技的重要合作方北京四中网校开发的“大语文”项目。该项目是由北京四中语文特级教师李家声先生领衔,多所北京名校一线语文教师共同参与开发。他们制定、策划、精选近千篇内容进入“大语文”课程,再针对每一篇内容设计丰富的互动教学环节,培养孩子学习语文的兴趣,提升文学素养和文化底蕴。 在与“大语文”项目教学负责人许希林老师聊天时,他坦言,他们不希望孩子在学习语文时感觉是痛苦的,不希望他们因为应试的目的而死记硬背,而完全忽略了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中的意境美和实际意义。 因此,他们希望能颠覆传统的语文教学,“有学生家长问我,学习大语文课程能提高分数吗?我不会直接回答,但我知道许多孩子对语文有了兴趣,爱看书了,甚至会即兴赋诗了。语文学习其实是一辈子的事,我觉得在中国,如何在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孩子的文学素养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因此,在大语文教学中,他们一直在尝试和新技术的结合应用,比如H5和VR。许老师说,“我们对VR技术是很看好的。我个人也觉得非常有吸引力。这些新技术可以辅助老师在课堂中激发学生的思考,提升他们的兴趣。” 也正是基于此,孙杰团队和大语文项目的VR合作一拍即合,“大家的价值观和目的是一样的,就像遇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 VR教育内容生产的症结:技术方和教学实际需求如何无缝对接? 在VR内容的生产上,我们一般会认为,内容的制作和画面呈现是内容生产环节最难的。但孙杰却否定了这样的说法,他认为“ VR内容生产能否真正解决教育用户痛点”才是VR教育公司应该考虑的最大问题。 “虽然VR教育内容的制作难易程度不同,但内容生产的成本和精力投入确实是非常大的,不过这不是最重要的。对内容生产方来说,最应该考虑的是,如果VR要长期应用于实际教学,形成常态化,那么VR技术人员如何把握一线教师的教学实际需求,并把这种需求完美转化成VR内容,这才是VR教育内容生产的最大问题。” 因此,调动一线教师的积极性就显得十分重要,在VR内容生产过程中让教师最大化参与,技术人员与教师团队充分合作、打磨产品,才能共同生产出既符合教学设计又有美妙画面或意境呈现的VR内容。 作为一线教师,许老师对此有更直观的认识,“想要老师更好地运用VR技术,就需要老师对新技术有明确的认识。比如,我们教学团队要清楚地了解VR技术能做到什么程度?而VR的技术人员也需要知道,老师到底希望这个VR内容具体呈现出什么逻辑?还有就是,老师在使用VR内容进行教学时,如何保证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去学习?” 但同时,许老师也一语道破了VR技术和教学结合过程中的症结。“很关键的一点是,如何保证VR与教学的有效结合?VR技术人员如何满足教师的教学需求,如何跟着教师课堂教学的引导来走,而教师又该如何跟技术人员合作,把他们的实际需求最终实现出来形成VR教学内容?双方的沟通和结合其实是难度特别大的一件事。 因为它不是“我负责教学”“你负责制作”这么简单的分工,它最后出来的是一个完整的产品。所以,双方之间需要很紧密的联系,一次又一次的不断探讨才能保证出来的这个东西是实际可行并且是优质的。 而在我之前的走访中,威海市教育局负责语文教学的位世英老师也表达了类似的忧虑。她说,“VR与教学结合的空间可能就是文字情景的再现。对于真正喜欢文字的人,画面也许就是添足之笔,因为想象力是无穷尽的,但画面却是有限的。但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画面再现也许会激发他们对文字的兴趣。这之间的利弊权衡,很大程度取决于对教学资源的设计和制作,不理想的VR内容呈现所起的作用恐怕适得其反。”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