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赞赏模式流行,百科捐赠模式在中国不流行,可以看到中国用户打赏更注重人情——他们愿意打赏给大V、偶像、周小平或者罗尔这样的至少看上去需要被帮助的人,他们甚至愿意打赏给王思聪、比尔盖茨这样的土豪,也不愿意将钱捐赠给一个冷冰冰的平台,所以,知识平台的捐赠模式在中国是走不通的,但引入人情味之后就可以走自助赞赏模式。 2、付费模式。 这里说的付费模式是指内容强制收费阅读,跟互动百科的付费模式并不是一个概念。这是2016年兴起、2017年开始流行的模式,分答、知乎LIVE、豆瓣时间、得到、以及微博问答,都在做付费。移动支付更方便、版权环境更友好,还有愿意买单的人变多了。 不久之前罗辑思维宣布,截至3月5日旗下得到APP总用户数超过558万人,日均活跃用户数超过45万人,专栏累计销售144万份,罗辑思维甚至宣布要停止视频节目来专注于付费内容上。 豆瓣时间第一期节目,看上去小众的《北岛的诗歌课》三天销售额竟然也卖到了100万,在几年前这完全不可想象。知乎LIVE做得风生水起,更早之前知乎出书同样是变相的知识付费。 因此,百科、问答类知识产品会不会更多走向付费模式?至少是部分内容通过五花八门的形式收费? 我想这是一条明路,在互联网内容数量爆炸而质量低劣的今天,精品内容是稀缺到可以卖钱的,再结合类似于问答、打赏、社交围观、会员订阅诸多具有互联网特色的商业模式,最终必然会培养一个很好的内容付费氛围。 3、广告模式。 这是互联网最基础的商业模式,本无可厚非,毕竟平台要经营下去,除了维基百科之外,其他知识平台或多或少都有对应广告。广告模式的前提是要确保知识的客观性,以及兼顾用户体验——这个道理大家都懂,只是知易行难。 4、教育模式。 知识涵义十分广泛:“知道是什么”的事实,“知道为什么”的理论,“知道怎么做”的技能技巧诀窍,均属于知识的范畴,维基百科、百度文库、百度知道、百度搜索、网易公开课、YY教育、TED、可汗学院、coursera等产品,均是知识平台。 鉴于许多用户获取知识是为了教育,或者说碎片化的知识获取已经成为终身教育的形式。 人们会将维基百科当做教科书、学习工具,因此,如果将知识进一步系统化做成教育就会有市场。知识产品可与教育产品结合,比如在线公开课、专业课、技能培训,或者说给在线教育平台导流。知识平台与在线教育结合,将是一个更有机会的事情。
有意思的是,2010年,互动百科创始人兼CEO潘海东在认为其受到百度某项行动打压时,曾接连给李彦宏发出三封公开信,其中一段是这样说的: 为了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中国互联网行业的不断创新,为了百度成为一个伟大的公司,为了千千万万的互联网创业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创新和劳动不付之东流,我会向相关部门做如下建议,并会为之全力以赴,赴汤蹈火而在所不惜:请相关部门批准,在百度等搜索引擎的第一页搜索结果不能出现广告,不能出现该搜索引擎自己或实际控制网站的网页内容。 我想今天潘海东再回看这些公开信,会五味杂陈吧?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