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和工具类应用有明显的对比,内容和流量之间也产生了微妙的关系——“从前是人找内容(先从流量到内容),现在是内容找人(先有了内容,atv直播,然后精准的找到流量)”。 转向内容这个现象非常容易注意到。社交软件陌陌开始加入直播等新内容,上个季度财报显示它还把直播业务占整体利润比例做到了 80% 以上;UC 从工具属性开始倡导“连接全球的内容”,还转型做了一个 UC 头条(震惊!),傅盛说“因为内容产品做品牌广告非常有效。而拿一个工具去做则会很难。”;百度也重提内容分发企图从搜索框外获得更多的流量。 一切开始以内容达到更长的使用时长为目的,在更长的用户时间下才可能实现变现。回到开头所说,流量其实都是跟着内容走的。 以用户使用时长为基准,促成用户消费为目的 张一鸣在 2016 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上透露——去年 10 月的时候,今日头条已经累计有 6 亿的激活用户,1.4 亿活跃用户,每天每个用户使用 76 分钟堪称惊人。以致于今日头条成为了有着图文、j2开奖、短视频内容的超级流量入口,也让所有人都开始重新审视“算法分发”这件事。 从平台和内容的更高维度去看,内容不单单指的是传统媒体的图文。新生内容花样百出,视频平台有综艺、网剧,直播平台是直播、短视频,就算是传统的公众号,也有精加工的图文以及短视频等新形态。 一切以用户使用时长为基准,促成用户消费为目的。大家其实都在做这样的事。 视频平台、直播平台的 IP、直播以及视频内容的火热也都催生出了新的消费逻辑。内容本身的价值也被重新考量?你看内容平台都注意到了用户新的消费行为,有了不同的商业模式——人们习惯充个会员看网剧、为直播美女刷“火箭”,IP 内容的玩法更是有无穷的想象力。这些都是内容带来的魔力。 如果从新闻内容平台商的角度看,互联网巨头推行的自媒体制度也都大同小异。总得来说,人们在哪里看新闻,就更能了解他们爱看什么样的新闻,人们爱看什么样的新闻就可以连接什么样的消费。简而言之,他们也就实现了更精准的广告推送。推送不该是广而效率低,是精准而又效率高,也就成了广告找人这么回事。 归结到背后可能有这么几个明显的背景和趋势,这点不少报告都有总结: 第一,人口红利期的结束,整体互联网用户规模已封顶,流量经营时代来临。更多的制造商开始深挖市场需求和渠道,渠道也更下沉。不论是用户年龄,还是城市渠道趋势,都有更下沉的市场需求。 第二,新兴技术的突破带来了很多全新的尝试,但也始终没离开内容,在这基础上应用也都有很多场景化的新尝试。 第三,消费的内容变化实际上是终端用户的变化,不管是从移动终端角度还是用户角度。网红、直播、以及结合 IP 的内容,火热的内容消费后面是其实也是更年纪小的用户。 第四,资本对内容的追逐。 下一个新技术业态下的社交风口:颠覆微信? 微信也在疯狂地给社交关系链植入更多的内容。我常常想微信这种高频、巨型的社交软件、流量入口会不会有被颠覆的时候么?大家都说是这可能是下一个新技术业态来临时。
是 VR 社交么?应该不是,AI 技术下会有怎样的社交?目前也不清楚。 这大概是众多创业者都想过的一个问题。想来微信做到的就是用户和关系,最后是内容不分家,而无数工具型应用,他们要不是做到了内容没做成关系,要不就是有用户无关系,最后也没内容。社交型软件向内容转型更像是一种降维打击,而工具型软件向社交转型却因用户连接粘性不足很难完成。 所以,被颠覆的真正时刻是当某项技术有突破性进展。随之而来的新产业突然成型,一定会有这样一个软件就像是当初微信米聊在社交上颠覆短信那样颠覆微信现在的市场,这也是马化腾长期的所焦虑所在。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