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无监督的深度学习中,重要的特征并不是由人类提前设定的,而是通过算法学习和创造的,这是巨大的进步,也使深度学习成了人工智能的大脑。 越来越多的算法研究推动着深度学习的实用性,伯克利、谷歌、Facebook也纷纷公开自家的源代码框架,也就是Caffe、TensorFlow和Torch。源代码的开放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软件开发者尝试新的算法,不到一年,TensorFlow就以及该形成了一个活络的存储库GitHub,作为目前最大的开发商合作网站。当然,并不是所有的AI都出自于开源框架。 可以说,数据、计算能力和算法三方面的逐渐成熟,合力推动了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 2. 人工智能是高度垂直的,各行各业的头部价值凸显 有人将人工智能比作第四次工业革命,以凸显其对各行业带来的深远影响。此言并不夸张。科技的每一次基础层面的突破,都会推进行业改革,激起创新热潮。在感受到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巨大影响力之后,没有企业愿意错过人工智能时代。 人工智能对企业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谁能率先给行业插上人工智能的翅膀,谁就有可能完成市场资源的再整合和优化配置,进而改写游戏规则,在这一轮竞争中占据有利竞争优势,成为新晋“寡头”。 今日头条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今日头条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了新闻资讯,通过挖掘用户的兴趣爱好,完成个性化推荐,并进行智能分发,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截止去年年底,今日头条已经累计有6亿的激活用户,1.4亿活跃用户,每天每个用户使用76分钟,成为让百度都害怕的巨头。 今日头条给人们的启示是,社交、搜索、购物、外卖、游戏、金融、交通、教育、政务等方向,都可能会发生类似“今日头条”的现象。 值得一提的是,人工智能只能在高度垂直的领域工作,跨领域的人工智能没戏。举个例子,在围棋领域称霸的阿尔法狗玩不转无人驾驶,旅游的大数据也玩不转语音识别。 正因为人工智能有清晰的领域边界,所属不同领域的人工智能很难跨界到其它领域。但每个行业的内部竞争将很激烈,赢者通吃的现象在人工智能领域恐怕仍然成立,每个行业的头部巨头将划分大幅市场份额,甚至每个行业只能容纳一到两个巨头。 毫无疑问,人工智能的浪潮已经袭来。但人工智能创业并不容易,而且失败的概率非常大。 首先,人工智能行业已经开始拥挤,竞争激烈。 根据36氪研究院的数据,从2011年到2015年是人工智能创业公司的成长高峰期,而到了2016年,人工智能公司成立的数量大幅减少。这预示着第一波人工智能的布局已经完成卡位,2017年的新入玩家,在战略布局上已经慢人一步。不过,机遇窗口仍然没有关闭,市场仍有机会。
通过36氪的数据还能看到,获投公司融资轮次整体偏中期,公司融资阶段集中在天使轮、Pre-A轮和A轮,C轮之后的公司较少。“C轮死”的现象在炙手可热的人工智能领域依然存在。
其次,没有数据,巧妇也难为无米。 数据是人工智能的宝藏,可以说拥有数据就抢占了先机。在互联网时代就积累了大量数据的BAT等巨头,在人工智能上,有着天然的先发优势。很多人工智能的学界大牛加盟企业公司,也正是看中了科研机构没有的大数据,大数据的魅力由此可见一斑。 这样的数据宝藏,BAT们很难对外开放,对此,李开复有这样一段表述: 创业者太自私,但是最自私的是BAT,BAT他们大量的数据,但是他们没有生态系统,什么数据你进去不会给你看,什么人进去也不会出来的,高薪养着他们,审度平台的都是内部使用,所以不要指望BAT帮我们做什么,在美国的BAT也是这样的。 初创公司进入人工智能领域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如何在脱离BAT的前提下获得全面数据。 再次,2C的生意不好做,2B的买卖更有戏。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