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判断是企业服务领域的战役是否会速战速决。但看共享单车领域的案例,当市场还没热遍,格局就已经被锁在膜拜和ofo两家身上。这两家创业公司背后的巨头投资方,在经历了滴滴和uber的战役后,似乎习得了用更大的资本速战速决的打法。 盈利 另外,是时候考虑盈利的问题了。 尽管在赚钱这件事上,钉钉团队迄今为止的对外说法都是,相对于创业公司钉钉的优势是不缺钱,目前考虑的是创造用户价值,以后自然不愁盈利。 但这家公司仍然在悄悄地做各种尝试。 去年10月,36氪曾报道,有部分在钉钉上认证的企业CEO称,未来钉钉会向平台上的第三方应用企业(ISV)收取渠道费用,彼时这一模式尚在洽谈中,而钉钉官方的回复是,“目前钉钉没有收费,但对未来的事情不予置”。 时隔半年,36氪再次向钉钉求证,对方依旧没有给予确定的答复。不过目前看上去,收取渠道分成或许是钉钉最有可能变现路径了。 从产品逻辑上看,世界上有两种APP,一种工具帮助你消磨时间,靠尽量扩充流量和留存时间变现,因此天然对以上两点要素具有饥渴感。而另一种工具的用户价值在于帮你节省时间,提高效率。简单说,能5分钟办完的事儿,决不让你在APP上耗10分钟。 无招对钉钉的定义,是后者。 目前在市场上,前者占了至少八成,多以广告费变现流量,而后者,只能靠服务收费,一旦开辟广告位,反倒形成了产品逻辑和盈利的悖论。 不过当36氪问及,钉钉日后是否会通过广告盈利,无招保留了这种可能性,给了个不置可否的开放答案。 “来往”还在,社交还有戏吗? 外界都以为“来往”团队早已人走茶凉,实际上它还挂在钉钉旗下,接受阿里巴巴集团的直接拨款,由一个几十号人的团队运作。 2013年,阿里巴巴集团高层下令做个“来往”,追赶微信。尽管有马云亲自背书和大量资源倾斜,一年半后来往并没能在社交江湖上打出一个水泡,甚至一度变成了外界调侃阿里的笑话。无招也跌倒了低谷。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atv,拉着来往团队的十几个人出来做企业服务应用钉钉。这次却做成了。 来往当年的惨败是无招的一个心结,不过他至今也没打算放下,“今天来往的团队来在我这里,继续搞。我能罩着你,你就继续搞。用户量就算下降了,也是瘦死骆驼比马大。总会留下一帮神经病人觉得这件事情能干。” 想想无招的经历,这事就不那么难以理解了。柳暗花明的事在钉钉上发生过一次,他或许想着,atv,当出现某个切入口,来往也会有二度破茧的机会。 「我记得,许三多(电视剧《士兵突击》中的主人公)里有个团长说他认识一个人,把一件事当成最后一根稻草一样死死抓住,有一天我回头看,他抱着一棵参天大树。只要你认为有些事情是正确的,坚持本身就是成功。」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