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支付宝里有一个脑洞功能:用户对着手机刷刷脸,就能看到自己和哪幅名画“撞脸”,这个脑洞出现在诸多线下展览上,每到一处,排队如龙。 实际上,互联网银行与实体银行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没有营业网点,这就需要把线下面签的过程通过技术的手段实现线上自动化,同时又能保证安全性和准确性。 与线下人工比对证件和人脸易出错误不同,我们把这个流程自动化——通过人脸识别技术、证件OCR(光学字符识别)技术和防伪技术,把身份证照片和活体人脸以及政府权威身份库进行交叉比对,然后通过大数据的综合多维度的判断,就能更精准的知道这个人是不是合法证件本人,实现人证合一。然后,给用户创建一个线上的账户。 虽然国家对远程开户的政策还没有放开,只允许通过这种方式创建服务受限的二类账户,但我们这套流程经过实践验证技术是可行的。需要强调的是,人脸识别在这个远程开户过程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用户在真实场景下通过刷脸得到的用户比对的人脸图像精度如何? 在真实场景下,人脸识别性能是要克服各种角度、姿势和光线的干扰。要解决这一问题,不单单是算法问题,更是涉及从产品、交互、用户体验、环境参数适配和安全策略等一系列问题,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尤其是用户达到亿级规模的时候,如何考虑各种不同的真实环境是产品大规模应用需要的。 首先,我们设计了一个质量检测模块,来保证在采集到足够质量的照片之后才能完成检测。然后需要一个合适的引导页来教会用户怎么正确刷脸,以防止由于用户姿势不规范导致刷脸通不过,影响用户体验。我们还通过智能算法,根据当前的环境和角度来自动调整不同参数阈值,让整体通过率变得更高。 除了软件应用,包括芯片在内的硬件差异会不会对刷脸支付有所影响呢? 的确,现在我们所做的还是一个纯软件系统,但支付宝的用户高达4.5亿,我们不可能只服务于一些高端用户,这与我们普惠金融的理念也不相符。 所以,我们的算法要适配各种设备,特别对于千元以下的智能机也能够通过刷脸来满足身份验证的需求,所以就要解决安卓智能机碎片化的问题,通过一些智能算法来兼容安卓机不同的摄像头、不同性能的CPU等复杂问题。 好在相较于其他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人脸识别对硬件的要求并没有那么高,它的普适性更强,市面上普通能拍照的摄像头就可以使用。但当然是设备越好,识别的精度就越高。 在企业端,刷脸支付有哪些应用的领域? 除了金融体系,人脸识别还应用于政府网上的便民服务。比如,通过网上查询征信记录、缴税都需要实人实证的身份验证。目前,我们已经通过使用芝麻认证的统一身份认证解决方案来解决。
芝麻认证把基于人脸认证的实人认证能力开放给社保、公安、交警、税务等城市服务机构,如武汉公安电子身份证,深圳人社,南宁公安,北京地税等都可以通过调用支付宝的刷脸验证来办理业务,这就大大提高了便民的程度,包括以前老人去领取社保都是一件十分繁琐的事,现在通过刷脸就可以领到社保金了。 那人脸识别在未来还有哪些应用前景? 其实,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就是要在网上证明“你是你”,帮助机构证明“你是谁”,所以这其实与互联网+的所有服务都相关。 金融类的服务是需要证明“你是谁”,了解你的客户之后才能提供转账和贷款等金融服务。信用体系是整个社会的基础服务,而身份识别和身份验证又是信用体系的基础,所有的信贷类服务的核心基础就是要知道个人的信用等级,当然其前提还是要证明“你是你”,否则评价出来的信用等级也有可能变成别人的了。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