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有了共享单车之后,小李经常选择骑车上班,他的手机里有两个App,一个是摩拜单车,一个是ofo小黄车,对于小李来讲,想要用共享单车的时候,能最快找到哪个就骑哪个,安装两个是为了多一个选择。像小李这样同时在手机中安装两个软件的人还有很多,摩拜单车与ofo小黄车已经成为很多人出行最后一公里的交通工具。 不过现在ofo小黄车与摩拜单车之间展开的补贴活动,或许会左右一些人的选择。 2017年年初,尤其进入春天,共享单车开始了新一轮的烧钱大战,并且力度有增无减。近日,ofo推出的优惠政策是,用户在ofo中充值20元将得到25元,开奖,充值50元将得70元,充值100元得200元。而摩拜单车的政策是,用户充值20元可多得10元,充值50元多得30元,充值100元多得110元。 不过,针对推出的充值优惠活动,摩拜单车方面否认这一活动是在“补贴”用户,并称“优惠活动是为了回馈全国消费者的厚爱,摩拜单车希望以行业最大的优惠力度让更多市民享受共享单车出行的乐趣,活动暂无截止日期,先到先得。 虽说如此,但是二者如此大的优惠力度,再加上当时滴滴与快的之间的烧钱大战,本次共享单车现在推出的优惠活动确实有明显的“烧钱”意味。 在资本的春风之下,共享单车企业开始了新一轮的烧钱大战。共享单车是2017年的“风口”之一已成为共识,虽说是风口,但共享单车却面临着监管、盈利模式等难题,如何破局目前上没有明确的方向。 资本实力哪家更强? 无论是否烧钱,能够支撑起两家展开如此大范围优惠力度的自然是背后雄厚的资本实力。按照目前两家的融资进度来看: 目前,摩拜单车最近完成了上亿美元的E轮融资,而ofo也完成了4.5亿美元的D轮融资。综合之前的融资数额来看: 摩拜单车在A轮获数百万美元投资,B轮获数千万美元投资,B+轮获数千万美元投资,C轮获1亿美元投资,C+轮获近亿美元投资,D轮获2.15亿美元投资,中间还获得一次没有公布金额的富士康的战略投资,E轮获上亿美元投资;而ofo在天使轮获150万元投资,A轮获1500万元投资,A+轮获1000万投资,B轮获数千万美元投资,B+轮获数千万美元投资,C轮获1.3亿美元投资,D轮获4.5亿美元投资。 不难看出,单纯从融资能力来讲,前期,摩拜的融资能力要强于ofo,直播,而到后期,ofo有反超摩拜的趋势。 论运营模式,谁更具可持续发展性? ofo宣布完成D轮4.5亿美元融资之前,曾经宣布与中国电信以及华为就新一代物联网NB-loT技术达成战略合作,合作之后,ofo将获得中国电信的无线网络资源以及华为的NB-IoT芯片与供网络技术支持。而时隔一周之后,ofo就公布了完成D轮融资的消息,看来ofo这次成功获得投资,与这次合作有很大关系。这次ofo与合作伙伴基于前沿技术的合作给资本带来了巨大的信心,同时也将带给消费者更好的骑行体验。 虽然共享单车行业立足于互联网,但作为一种重资产企业,产品仍然是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共享单车带给用户的使用体验直接体现在软硬件能力的综合实力。在没有电信的无线网络资源与华为的技术支持之前,ofo 车辆本身没有摩拜单车那种自身的定位功能,定位靠的是用户在手机上点击结束用车时的手机 GPS 信息。而未来有了华为NB-IoT技术以及中国电信的无线网络资源之后,ofo在车辆定位以及找车、付款等流程方面将带给用户更好的使用体验。 目前来看,ofo更倾向于在产品体验方面发力,而摩拜单车选择的是争抢更多的入口,以加快圈住更多的新用户。例如摩拜近期的动作,先是宣布接入微信小程序,用户通过微信“扫一扫”扫描摩拜单车车身上的二维码,就能够直接进入摩拜单车微信小程序、扫码开锁打开单车,时隔没几天,又宣布和招行合作,并且通过招行APP推送了为期3天的免费骑行活动。 由此不难看出,二者开始走向两条不同的道路,ofo更加侧重于技术驱动产品体验的提升一吸引用户,而摩拜单车则更加倾向于通过深度运营抢占用户。一个重产品,一个重运营,二者的模式究竟谁能够更加长久现在很那下定论。但我从共享单车行业本身来看,先以腾讯为例,腾讯倾向于重产品模式,因为QQ与微信产品几乎人人都在用,而对于共享单车企业来讲,目的也是让更多的人成为自己的用户,是不是能看出两家企业那种模式更具发展性呢?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