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者分别来自六个不同的国家,他们也依次跟六个不同国籍的小伙伴配对。这六个国家分别是德国、印度、以色列、日本、墨西哥、还有美国。实验前他们会先回答:你觉得你愿意拿多少钱出来给德国的小伙伴?要你估计的话,你认为德国小伙伴愿意贡献多少钱?那印度的呢?以色列的呢?以此类推。(读到这里,各位可以试着想想看,如果参加实验的是你,你会怎么回答这些问题呢?) 好,那么众人估计的金额跟各国参与者在实验中真实贡献的金额一致吗?答案是,没有。比方说,大家认为哪个国家的人会拿出最多的钱呢?他们认为是日本人。但实际上平均而言,日本参与者在实验中贡献出来的金额,却是所有国家中最低的。大家认为最不愿意拿钱出来的以色列人,不巧却是所有国籍中贡献金额最高的。 说点题外话,在这个研究中,研究者还发现了不少其他有趣的现象,比如遇到自己同胞时,大家愿意贡献的钱会比较多;小伙伴来自比较穷的国家时,大家也会拿出比较多的金额。特定国家与国家间也有特别的现象,例如美国人跟以色列人对对方的期望都很高,但以色列人对印度人的期望特别低…等等。 Busted!打破国籍刻板印象
国籍刻板印象是真的有根据吗?看完这篇文章,流言终结者的两位大叔可能也只能给个“Busted”了。 不过,这些研究的目的并不是要讨论为什么结果是这样,也没有要讨论现象背后可能的成因,所以我们也没办法知道为什么会出现国家间的差异。研究重点当然也不是要告诉大家某国人比较合作或慷慨,而是要强调我们对某国人的印象,并不能真的生搬硬套到每个该国人身上——至少从这个单次囚徒困境的实验所反映出的合作度上不能简单套用。 总结一句,以后当大家再听到“某国人都如何如何”或“XXX怎样怎样,因为他是某国人”这类说法的时候,是不是不该贸然采信呢? 一个AI 下次再听到“勤劳勇敢充满智慧的中国人民”这样的说法,麻烦你也摸着良心问问自己,是不是一个假中国人…… 参考文献 1.Terracciano, A. et al. National Character Does Not Reflect Mean Personality Trait Levels in 49 Cultures. Science 310, 96–100 (2005). 2.Dorrough, A. R. & Glöckner, A. Multinational investigation of cross-societal cooperation. Proc. Natl. Acad. Sci. 113, 10836–10841 (2016). 原文发表于PanSci,转载时有部分修改。 果壳网 ID:Guokr42 说果壳不正经的也是刻板印象!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