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板印象无所不在,可能是性别、种族、年龄、阶级、学校、宗教,或是这篇文章要谈的“国籍”。“日本人都很合群”,“德国人都很准时”,“墨西哥人比较热情”,atv,“印尼人比较懒散”,“以色列人都很爱钱”……诸如此类的论述,大家肯定曾耳闻,说不定大家心里可能也认同某些国籍的刻板印象。但是我们敢说这些描述都是真的吗?它们有根据吗?
美国人眼中的世界各国……(图片来源:nationalstereotype.com) 本国人自评和各国人互评 结果完全不同 2005 年一个跨 49 个文化的大型研究结果告诉我们:不,你们都错了!在研究中,研究者利用量表收集来自不同文化的实验参与者对于各国人士的印象。比方说,想到澳洲人,你觉得他们比较悲观抑郁,还是比较乐观满足?你觉得他们是慷慨大方,还是自私贪婪?你觉得他们比较谦虚还是傲慢?诸如此类。这个例子里面的澳洲人还会被替代成波兰人、法国人、中国人、伊索比亚人……等等,研究者因此得知参与者对不同国籍人士的印象。
另一方面,参与者除了得选一个跟自己同国的熟人出来评量之外,还必须给自己评量(也就是“评熟人”和“自评”)。“自评”和“评熟人”的结果,会跟其他国家的人仅凭国籍就给出的印象评分相似吗? 如前所述,研究者认为结果完全不支持一般人想像中的“某个国家的人都如何如何”的刻板印象。 囚徒困境:你觉得 这国人愿意给你多少钱? 除了这种问卷、评量式的证据,还有其他实验结果也成功颠覆人们的国籍刻板印象吗? 2016 年德国的心理学家使用单次囚徒困境(one-shot prisoner’s dilemmas)的实验来检验这个议题。实验流程是这样的:在每一个实验回合中,参与者都会跟网路彼端的一个陌生人配对(姑且称这个陌生人为小伙伴好了)。参与者不知道这小伙伴是男是女,是圆是扁,是老是幼,但他们会被告知这小伙伴的国籍。 每回合一开始,参与者自己跟小伙伴都会各分配到 100 元。两人必须各自决定,自己要贡献出多少钱。一方贡献出来的金额数量,会被乘以 2 之后加到对方口袋里,没有贡献出去的钱可以自己留下来。
举个例子,小紫跟阿橘是彼此这一回合的小伙伴。一开始两人各拿到 100 元。深思熟虑后,小紫决定拿出 10 元留着 90 元,所以阿橘会收到 20 元(10 x 2 = 20)。但同一时间,不知情的阿橘决定贡献 80 元只留下 20 元,于是小紫就收到额外的 160 元。回合终了,加上原本各自留下的钱后,小紫有 250 元而阿橘只有 40 元。 最皆大欢喜的情况当然是两个人都贡献出 100 元来,这样两个人可以各收到 200 元(对方给的 100 x 2)。但在实验中,你没机会跟小伙伴商量,atv,你完全不知道他会作出什么样的决定。如果我乖乖拿出 100 元但他完全不出,这样他不就收到 300 元(他原有的 100 + 我出的 100 x 2)但是我一毛也拿不到?!但如果反过来的话,我不就赚到了?于是各种各样天人交战的脑内小剧场就疯狂展开了。这个时候,小伙伴的国籍就变成你下决定唯一的依据了。
图片来源: 在这个实验中,愿意贡献的金额数量被视为“合作度”。拿出愈多钱的人会被当作有愈高的合作度。如果你对某国人的刻板印象是他们有很高的合作度,那你就会预期该国的小伙伴会拿出比较大的金额。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