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不对,还是经常可以看到一些重量级的文章出自某些杂志啊。没错,只是我认为,杂志们千锤百炼按照编辑主编意志写出来的文章,是缺少信息反馈的,也缺少扩展信息,他们或许有生产更好内容的机会,更好的节奏,可以生产更多有价值的内容。而这些他们实际上没做好,这也正是内容创业者的机会。 我并不是说内容创业者是所有人都能做的事情。确实,每个能写字的人都可以进行内容创业,但是可持续的内容创业无疑要有自己的模式,这个模式要足够的经济。复制粘贴不是模式,低俗擦边球内容不是模式。我说的足够有效的意思是,你单位时间内投入的资源,要有足够多足够质量的产出,平均服务用户的成本在下降。那么,你可以得到更好的回报。 现在一些内容生产者已经在赚钱,有人用杂志跟内容生产者对比,说不对啊,你看杂志是这个样子的,而一个「得到」上的作者,一周才写多少内容,凭什么赚钱?这里面的逻辑在于,每一个内容创业者给订阅者提供特定群体所需的服务,这个服务并不是到处都有。这是某种稀缺性内容,是高维度向低维度的信息流动。这个过程中必然产生经济行为。 想一下,为什么你想去看一些行业大佬的朋友圈?除了好奇之外,atv,你还想看什么?你想看这些大佬平时在说什么,在读什么书,他们的思维决策是怎样的。为什么女生喜欢看一些明星/网红的动态,她们想知道明星用什么化妆品,穿什么流行衣服。这些行为类似于某种窥探。是低维度想往高维度的跨越,换一个角度看,高维度的人在意低维度的人整天在干什么吗?根本不在意,除非要把广告给你看。 我所说的高维度,并不是说你所有方面都是高维度的,只要有一个领域,你有足够好的信息,足以吸引一大批目标用户。做 PhotoShop 培训、Office 课程正是如此,很多人内心看不起这些讲师,觉得低级,但恰恰是这些做所谓低端培训的人赚到了更多的钱,因为他们更好的满足了用户需求,颇有嘲讽意味。 微信公众号首页写着「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也正是如此,差异化和独特性加上持续稳定的质量才会形成有效的品牌。 内容创业的一个误区是,被迫去做大量同质化的内容,最终所有参与者只好去拼流量,拼订阅数,通过这个数据来评估自己的价值,反而越做越不值钱。举个例子,科技自媒体们,一遇到什么行业大新闻,每家做的内容几乎都一样,那么,你的用户订阅了你,你的价值何在?用户打开微信,都是近似的内容,没有观点也不可能有其他启发,你完成了一次信息传播,你的同行也做同样的传播,又削弱了你的价值。你说你怎么做出价值来?只好「一处水源供全球」,各个平台上都占个坑,j2直播,最后分点广告费。 如果你做内容创业,应该重点分析一下,你所依托的平台,分配机制是不是合理的。我的一个结论是:凡是靠浏览量来进行分成的平台都是没有价值的,内容创作者在这样的地方折腾,就是在给平台变相打工。这样的平台上,毕竟是标题党和三俗内容胜出,而平台方也摆脱不掉低俗内容带来的虚假繁荣。 为什么现在是内容创业的好时候?为什么知识变现成为可能?因为随着更多用户通过手机上网,信息流动更便捷,有更多对知识对内容的需求被催生出来,优质内容,实际上依然稀缺。随着支付手段的普及,用户对高维度信息的渴求,付费意愿空前强烈。 旧媒体时代的编辑应该转身成为新媒体时代「内容经理」。一个产品经理是在用自己的产品跟用户对话,而一个内容经理则是用自己的内容跟用户对话。曾几何时,编辑距离读者太远了,那个信息鸿沟使得编辑们得不到读者的有效反馈,而移动互联网时代,编辑可以快速得知用户的喜好,当然就更有可能产生更好的内容出来。 为什么要做内容?内容就是产品。有人说,做内容成本很高啊。没错,做内容成本高,但如果你的内容能覆盖到足够多的目标用户,生产成本相对来说就不算高。平均用户成本足够低,单用户的回报才会高。 我过去陆陆续续订阅了十几年的《读书》杂志,现在回顾一下,我发现我从这本杂志中得到的最大收获并不是因为看了哪些文章,而是从杂志中得到的各种信息线索,通过杂志(以及里面的广告),我知道了更多的好书,知道了更多的作者,进一步去找这些作者的作品。这些延展信息对我同样价值巨大。我从没有评价过某一期杂志值不值那个定价。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