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摩尔定律推动芯片不断升级的今天,智能手机的性能越来越高甚至已经达到PC级别,j2直播,然而续航能力却成为一大命门:一天一充是智能手机面临的共同窘境。一方面,锂电池技术没有根本性突破因而无法在特定体积下实现容量提升;另一方面,智能手机不断提高配置的同时更“吃电”进而压缩了续航提升空间。 手机很难摆脱一天一充的困境,在不可拆卸电池设计成为标配的今天,充电宝成为人们出行的标配,续航成为手机最大的痛点。 为什么用户会有续航焦虑症? 续航就是手机的生命力。 手机是越来越多人的必需品,无论是工作、生活、娱乐甚至出行都离不开手机,微信之父张小龙更是称手机为人类器官的衍伸。但手机丰富的功能要能有效的一大前提就是必须有电,否则你的手机性能再强、综合素质再出色,没电它就只是一块砖头——没网它还可以看文章、听音乐和拍照片。 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因为手机续航能力不给力,我们总会遭遇诸多不便。旅行时,手机没电了,错过重要电话。购物时,身上没带钱包,微信支付时,发现手机因电量不足自动关机了。逛街时,手机没电了与朋友失联甚至找不着北……每个用户都可能因为手机没电而留下阴影,这些不好的回忆导致用户患上续航焦虑症。 因为续航焦虑症,用户不断地给手机充电。每天回家第一件事是充电,充电时必须在电源附近,用手机不方便。出门在外就要携带笨重的移动电源,非常不便,而且不论是就餐还是K歌,需要让手机接上移动电源“续命”时使用手机又会觉得不方便。总之,我们总是在不断给手机充电,这让人不爽。 手机厂商如何治疗续航焦虑症? 不少专业观点认为,谁能发明下一代手机电池技术,谁就会成为智能手机行业的颠覆者。尽管新的电池技术商用还要假以时日,但现在已有部分手机厂商瞄准手机续航的痛点,想出五花八门的招数来解决这个问题。 1、单纯加大电池容量 就是简单粗暴的提升续航能力。加大电量一度被商家所推崇的根本原因,是其具备一定的噱头和迷惑性,对硬件原理不清楚的消费者理所应当的认为电池容量越大越好。 加大电池容量可以理解为手机拥有更多的电量可以用来消耗,但它并没有改变电量消耗的速度。然而电量消耗的速度与系统优化、屏幕分辨率和亮度、后台程序等多个复杂因素有关,如果控制不好,即使是移动电源般的超大容量也很容易迅速消耗殆尽。 同时,单纯加大电池容量还会带来一些副作用:充电时间更长、速度更慢,机身厚度明显增加,甚至如果工业设计不合理、质检品控不到位,还有可能会发生爆炸等充电安全事故,三星Galaxy Note 7希望在有限的体积中加入过大的电池导致挤压最终酿成爆炸惨案。因此,在手机体积局限和工业设计要求下,单纯增加电池容量的做法这条路越来越走不通。 2、降低手机部分配置 继加大电池容量后,一些厂商们玩起了“配置阉割”:一是提供低规格的手机处理器,例如去年骁龙820和骁龙821的所谓“续航版”;二是强行降低屏幕分辨率,因为2K屏太耗电,干脆就一直用1080P,甚至退化回更老的720P。 这样的做法,确实对减少电量消耗速度有一定的效果,但这有些本末倒置了,因为这样做其实是以牺牲用户的实际体验为代价。如果说手机都只需要通过降低配置来实现长续航,为什么不回头去用十几年前的黑白功能机呢?可以说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在极端场景用户可以接受低电量模式,直播,但整体阉割配置提供“长续航极低配版”却不合理。 3、从充电环节解决问题 这是比较流行的方式,手机厂商发现续航问题很难解决,于是就转变思路,解决充电问题。不能给你更长的续航时间,但可以让你花更少的时间充电,或者让你充电时不用插线,这就有了现在流行的快速充电技术,以及开始出现的无线充电。这样做确实是个办法,但依然有些本末倒置:手机续航问题难以解决,但依然要解决,否则就是治标不治本。 高通 QC 2.0 4、提供不够科学的节电功能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