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许多内容付费用户的理念是,能够花钱的就不花时间。内容付费对应了他们的节省时间筛选优质内容的需求。也正如有网友指出,这波浪潮能够怂恿多久真爱粉掏腰包值得用时间来看,如同看历史是需要有焦距的。用户看重是某个“字号”有价,不是只是说知识有价。 而对另一部分习惯免费的知识与内容焦虑群体来说,当微信平台内容开始封闭起来开启,会让一部分免费的内容变得稀缺,它会加深部分知识或者内容爱好者的焦虑。 相对于罗辑思维得到APP上的那些自带流量与粉丝属性是付费的IP,许多个人的公众号而言连让用户打赏、构建付费社群、卖广告的模式都欠缺基础难以维持,根源在于前者做内容付费的成功,更多是个人品牌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乘着风口,建立在广泛的“粉丝基础”之上水到渠成的结果。 而他们正从微信公众号向其他付费内容平台转移。包括知乎Live到果壳网“在行”、“分答”,到罗振宇的“得到”到喜马拉雅的付费音频等都在接盘微信大V。如何将这些大V从付费平台圈养模式中重新拉回微信公众平台,则是微信公众号启动付费阅读的一大重要战略目的。 当然,微信付费模式是否是通过设置门槛采取邀请制在一小部分头部大V中执行还是通过开放式执行还很难说,如果是开放式,那么会对许多微信公众号运营者形成吸引力纷纷试水,但这其中是有风险的。对于尚未形成个人IP、魅力人格体、粉丝尚未形成一定的规模,尚不足以对粉丝进行分层,还没有达成构建稀缺性付费内容的基础的时候,尝试内容付费的风险就在于,大量掉粉或不可避免。内容提供方的第一诉求应该是免费实现大范围的传播和触达,收费机制则制造封闭围墙与传播性是一对天然的矛盾体。 微信为何不做付费转载? 笔者建议微信启动付费阅读的同时,可以同时设置付费转载,微信的机制是去中心化,部分优质内容创业者没有渠道、资源来获取粉丝,对他们而言,他们最大的诉求是通过免费实现大范围的传播和触达,读者消费完可自愿打赏。而微信转载模式被某些手握流量的内容营销号转载拿去套取粉丝,而优质内容原创者并没有任何收入,这并非一种公平的机制。 早在去年,笔者在此前的文章中就指出,相比做付费阅读,微信更需要做的是付费转载。被转载多少某种程度上可以是衡量文章优质度与价值性的重要标准。事实上,转载付费模式的基础是对作者劳动的肯定,也符合现行著作权法的规定。按照现行著作权法的规定,只要作者和发表机构没有申明禁止转载,原则是可以转载的,但在转载中,一方面是需要注明作者和文章出处,即发表机构,二是原则上需要支付一定的报酬。微信的原创声明解决了第一个问题,但尚未解决第二个,即支付一定的报酬。 让微信来解决付费转载的问题,或许能推动网络转载相关的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对于转载方而言,付费也算是对原创作者劳动成果的尊重与补偿。一举多得,解决了优质内容创业者的报酬,也能鼓励更多的小众优质内容创作者在微信平台生产内容的积极性。 微信付费阅读启动会形成蝴蝶效应:是否做付费阅读,公号运营者应慎重思考 总的来说,微信付费阅读启动,会对行业、用户与内容创业者的利益产生多方面链条式波及的蝴蝶效应,它会是大V与内容IP们的春天,大V又多了一个内容收费的渠道,而对于诸多内容平台、知识付费平台甚至网文平台来说,微信付费战略多少会转移一部分优质大V资源重点进入微信公众号付费渠道创收,而当前的内容平台可能会基于当前的内容付费大潮,也纷纷启动付费战略,开辟相关频道,拉拢一部分核心内容优质作者来对抗。 另外,微信付费开启之后,会推动更多公号运营者将内容包装成体系化的知识与课程以便出售,套路化的内容会增多。与此同时,微信付费将形成一种淘汰机制,它会让优质内容创作者吸附更多粉丝与流量,一旦原创内容大号都纷纷筑起内容封闭付费的围墙,意味着营销号、转载号的生存空间会被压缩。但贸然尝试付费的公众号可能在掉粉的情况下迅速终止尝试止损,或将不得不重启免费战略来挽救不断流失的粉丝。其中,一部分营销号、转载号会成为炮灰。 但对于部分非大V但却是优质内容持续生产者来说,也会构成间接利好,如果能在微信启动付费的当口,能源源不断免费输出优质内容,没准能收割并接盘到许多从大V付费阅读订阅号中退出来的粉丝。 用户习惯了微信内打赏的模式,习惯了免费+广告模式,一时之间突然要接受付费的模式,这其中的观念扭转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