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飞凡网第三任CEO李进岭入职一年就离职,这代表飞凡网进展不如预期,飞凡网如此受到关注,不仅因为他是万达的战略项目,还因为他是互联网改造实体方面投入最大的实验之一。 万达拥有全国最大最强的实体商业资源,还投入50亿巨资,如果这都做不好实体商业互联网改造,那么凭什么说线上线下融合是未来方向。如果飞凡网达到万达定的业绩目标,那么就代表线上线下融合走通,代表未来商业将形成新格局。 本文解析三方面的内容,一是万达飞凡网为什么难成功,二是万达飞凡网破局的心法,三是万达飞凡网破局的招法。 万达飞凡网为什么难成功 飞凡第一任CEO龚义涛在2014年3月离职,第二任CEO董策在2015年6月离职,据说三任CEO的年薪分别是200万、450万和800万,从薪酬增长幅度和离职频率可以看出万达对飞凡网的重视和焦急。 王健林说万达要打造全球最大O2O平台,万达未来最有价值的版块是飞凡网,目标是在2018年实现盈利,在2020年实现百亿利润并且上市。 飞凡APP为购物中心,百货等实体门店提供互联网配套服务,消费者可在飞凡APP上看到购物中心及商家有什么活动,有哪些商品,能用APP连接wifi,领优惠券,找停车位,餐饮排队,购买电影票,还能支付和积分。 2016年飞凡新增合作购物中心1799家,小型商家10万家,活跃会员1.5亿人。飞凡网的目标是要在2020年有7-8亿用户,有200万商户入驻。目前中国在运营的购物中大概有三千多家,如果算上大型百货和超市,大概有一万家。 从数据来看,2016年飞凡是做出成绩了的,问题在于这些数据是否价值,据说很多顾客并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为飞凡的会员,因为只要进入飞凡网合作的购物中心,连上wifi就自动变成飞凡会员,这些所谓的会员,不可能使用飞凡APP,早晚会流失,长此以往,与飞凡合作的购物中心也感受不到飞凡的价值。 万达为了做成飞凡APP,投资控股了快钱,有了支付牌照,还投资控股了海鼎,控制了零售(便利店)系统服务商,万达不缺钱,不缺实体资源,为什么折腾好几年,还是没有真正把道路走通。 有人说是因为文化冲突,万达强调执行力,强调对业绩目标负责,没有互联网企业的灵活随意,飞凡第一任CEO龚义涛说在万达,通常先用PPT向领导汇报,所有事情批准后才能做,而以前在互联网企业没有这个习惯,一向是用发散思维的做事。 笔者认为,文化冲突并不是关键原因,阿里有最优秀的互联网文化,但推出的喵街,效果也是不佳,喵街的定位和飞凡相同,阿里还控股了银泰百货,在自营购物中心基础之上,也是没有把这条路走通。 笔者认为飞凡的关键问题在于价值太小,不足以吸引消费者,商业模式本身有问题,对于创新项目而言,做正确的事,比正确的做事更重要。 下图是2005年淘宝网的首页:
2005年的淘宝网,用现在的眼光看,体验并不好,但这并不妨碍阿里成为互联网巨头,因为淘宝网做了正确的事情,它能带给顾客10倍价值感受,以前很难找到的商品,在淘宝网能以很低的价格,很方便的购买。 而反观飞凡网,提供的这些服务,都不属于消费者刚需,而且大部分服务已经是美团的天下,美团在入驻商家数和用户心智方面已经建立门槛,飞凡很难直接竞争。 消费者使用飞凡APP的场景太少太弱,浏览商家活动、餐饮排队、积分和支付等都不是消费者需求痛点,而且有更好的解决方案,消费者凭什么使用飞凡APP了? 飞凡网破局的心法 如果只把飞凡APP定义成提升顾客体验的购物中心互联网工具,那么连上wifi,找停车位,通用积分等还是有一些价值,能让少部分用户使用。 反之,如果万达对飞凡的期望是重塑零售体验与格局,要成为万达未来最大版块,要在2020年实现百亿利润,那么飞凡的使用场景和功能就一定需要更彻底的创新,必须要实现高价值。 飞凡的问题在于,没有足够的价值,但冲得太快,飞凡在16年提出开放平台战略,大力发展各种购物中心入驻飞凡APP,甚至进行硬件补贴。在没有用户基础的情况下,提出金融战略,把飞凡放到金融之下,要用飞凡为金融引流,但飞凡真能吸引用户增长流量吗。没有用户和商家的沉淀资金和行为数据,如何做好金融业务了。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