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强哥又上头条了,这一次不是娱乐头条,也与奶茶MM(不知道用妹妹好还是妈妈好,于是就成了MM)没有太多关系。 刘强东做客央视财经频道的《遇见大咖》节目时却表示,“我们在宿迁市的电商占有率已经是第一,超过任何友商,但是我竟然发现国美、苏宁的店还在哪儿呢,还有什么OPPO,还有各种各样的专卖店,那都是我们京东的耻辱,兄弟们!” 短短的几句话,表达的信息还是满满的。 如果从新闻热点处理的角度,可以定义为“刘大炮向苏宁宣战”,“京东与OPPO分手决裂”之类的标题都是可以的,然而,这不是道哥的风格。 俺们想关注的有两点,其一是短短表达表露的刘强东本人的个性以及其所在的京东的基本价值观,而这种价值观或许已经到了过时的时候,是时候重新更新下自己的认知了。 壹 刘强东的个人性格在京东的成功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这是任何人无法否认的,然而这种性格的突出的表现,或许是站在互联网技术变革浪潮的潮头,对传统的商业流通领域的变革趋势有了自己的洞察和预见,并且去躬身实践。 而在其中,冲劲十足的“打打杀杀”是在所难免的,因为拓展市场,建立滩头阵地是需要这些的,然而,今天作为一个互联网巨头,斗转星移,市场形势发生巨大变化的今天,还在打打杀杀,一副将所有不是自己的整个商业生态体系的企业都打败一次的傲慢,已经不再为其个人品牌增色,更容易给到我们一个印象,此时的刘强东不再是冲劲十足的青年,而是一个疯子,一个不知道窗外发生一切,仿佛“一孕傻三年”的感觉。 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商业格局中,无法否认的现实是,线上线下的互动才构成了整个商业链条,线上店,线上消费行为,只是构成整个商业流动环节交易场景的一部分,却非全部,只是互相所占的比例的有所不同。 而当下线下为主的苏宁平台,OPPO品牌厂商,坚持线下为主的策略,是其选择的自由,并且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或者是保持自己商业模式的健康性,这是自然规律的使然,绝非一个刘强东看不惯就可以被改变的,而且,刘强东的京东或许可以抢占苏宁的份额,却无法真正消灭一个线下渠道商平台的客观存在。 此时的叫嚣,只能让我们看到刘强东失去理智的泼妇之象。 这种否认客观事实的流氓泼妇行为背后,或许有其难言之隐。 然而在这样的心态背后,还隐约看到一种不负责任的做法,京东的爆发,与自己的线下配送体系的配合支撑是密不可分的,而这些所谓的线下力量是京东自身开发的,其实际行动也并没有完全放弃线下,或者说全流程满足用户消费流程全满足的努力,为何就眼下容不下别人的成功,甚至是容不下别人的存在? 另外,从用户的角度,用户需要的是商品对于其需求的满足,一部分是商品功能满足的,另一部分是在购买商品过程中的被满足的需求,这种需求或许有习惯了电商生活的电商一代的完全信任,但依然存在一部分需要有自己的安全感,比如能够触得到,可交互,有人情味儿的服务者的存在,而这些就是线下实体店的天然优势。 面对用户的客观需求,京东不是通过技术创新,通过业务模式创新去满足这种需求,比如增加体验店,提升线上客服的品质,真正能够那些没有过多线上购物体验的用户消除对于互联网的陌生感,对于机器冷冰冰形象的改变,真正投入真金白银去教育,手把手教育你的潜在用户,争取到自己的阵营之中,而是简单的去骂街,实在是有些令人心寒。 而像滴滴等网约车平台,在业务拓展过程中,不是泼妇一样的谩骂出租车公司的司机,去骂用户的不懂得生活,而是真真切切的,用真金白银的补贴,让用户养成使用网约车的习惯,用移动支付的习惯,也不管是烧的投资人的钱,都是一种负责任的举动,要活的用户的改变,就必然匹配自己的投入,也无论投入是谁出的钱。 昨天与一个友人在广州珠江新城CBD中心区咖啡馆对着电脑聊事情,身旁一个外卖员走过我们身旁,突然驻足看着我们摆弄电脑,直播,开始上来交流起来。 问了一个问题,WiFi的密码怎么修改,在自己手中的手机上可以修改,而在电脑上不知道怎么修改,不知道从哪里进去。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