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般创业者认为创业是九死一生,对天生创业者来说,创业是至死方休。” ◆在东家创始人兼CEO俞海华眼里,自己无疑属于后者。 跟东家CEO俞海华的电话采访约在新年上班后的第二天,跟大部分的创业者一样,他的时间以分秒计算——原定采访时间9:45,记者还在拨通电话的过程中,其助理就在微信上联系记者希望能尽快开始。 这大概是俞海华接受的少数几个采访之一,大部分时间出现在媒体面前的都是俞海华的合伙人——央视前新闻主播赵普,虽然俞海华并不认为赵普带有名人光环,但其加入的影响还是显而易见:在东家最新推出的“高山流水”文化活动中,白岩松、陈晓卿、董卿、崔永元等一众央视名嘴为其“站台”。 作为一个手工艺电商平台,上线不到两年,东家月销售额已突破3000万,吸引了3000多位手艺人入驻,近百万注册用户,SKU近15万。 近日,东家宣布完成数千万人民币A+轮融资,复星集团领投,豫园商城及A轮投资方道生投资跟投,资金将主要用于团队建设、客户服务体系的优化及市场拓展,并有望在今年与浙江卫视合作推出新的电视节目。 谁来为35岁以上的人服务? 俞海华的首次创业始于2011年,刚从投资人转为创业者的他选择了婚庆行业,在其看来,该行业链条长,涉及面多,从酒店预订到婚纱摄影,盈利空间非常大。 真正进入这个行业之后,俞海华才发现“繁荣”背后的残酷:低门槛带来的无序竞争、用户决策成本高、消费频次低,再加上自己对这个行业并不是特别喜欢,两年之后,俞海华退出了这个项目,再次回到了投资行业。离开不是退却,俞海华是想搞清楚创业到底是怎么回事。 蛰伏一年后,俞海华再度“出手”,这次他瞄准了手工艺行业。 “匠人精神”提及多年,但匠人背后的生存状况却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光鲜,杭州、义乌等地有大量的手工艺品制作者,这些零散的手艺人既无法与大品牌竞争,也没有能力走品牌化之路;在用户端,淘宝、天猫等主要靠低价、优惠活动等吸引消费能力较低的90后、00后,很少有电商平台是专门面向有一定收入水平、有一定消费品味、有一定年龄的人,“三十五岁以上的人就不需要被服务了吗?” 发现这个问题之后,俞海华便决定做一个平台打通手工匠人和消费者。俞海华承认,像这种非标、高客单价、高毛利、供应链不稳定的平台是非常难做的,“恰恰是因为难,所以建立起来之后才有会价值、有门槛,如果选择一些标品,做到后来就没有意义了。” 2015年4月,东家APP正式上线。 与之前的创业经历相比,这一次俞海华谨慎得多,虽然一开始就知道自己要做一个商业化的平台,但一没有流量,二又囿于资金的限制,俞海华底气并不大。在这种情况下,他并没有急于切入电商,而是先做了一个社交平台。“有用户、有流量了之后再做交易,当时觉得这个逻辑是成立的。” 一个月之后俞海华发现了问题:东家的用户画像是35岁以上的中产及中产以上阶级,这部分用户的购买诉求简单直接——更好的东西和更好的服务,他不需要通过社交去讨论一个产品值不值得买。 原本希望带来流量的尝试却偏离了轨道,俞海华立即调整融资节奏,加快了融资步伐,并于5个月之后切入电商。 不要围着用户转 电商平台做起来之后依然面临流量的问题,最初俞海华引入了一些低客单价、高频的标品,希望先把东西卖出去,以维持平台的活跃度。但标品市场早已被淘宝、天猫等电商巨头垄断,小公司几无生存空间。尝试了两个月之后俞海华决定专注茶器和珠宝两个类目。 不过,这个决定遭到了董事会的强烈质疑,彼时,全国尚未有一家做得好的珠宝电商平台,前无珠玉,东家能否成功?但在俞海华看来,别人做不起来正是东家的机会。“卖的掉卖不掉不是我的事,我只是把好的东西找出来,好的东西肯定有人买。”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