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亲朋好友聚会,当孩子们在一起打闹的时候,只要发给每人一部手机,整个世界都会立即安静下来。我的孩子不到5岁,上幼儿园中班,他已经可以轻松地玩许多手机游戏。而且我能明显感觉他会上瘾,甚至祈求我给他手机。 (借用国美在线黄总朋友圈的一张图) 对于这群含着手机出生的孩子来说,他们似乎生下来就会玩手机。这正如乔布斯所言:手指是最灵巧的工具,开辟了手指触摸手机的智能时代。而这也开辟了手机游戏的崭新时代。苹果公司2016年全年服务营收1400亿元人民币,已经马上要超过华为手机业务的营业额。 而这些收入75%来自App Store上的游戏。在中国,腾讯的收入有6成以上来自游戏,网易有9成来自游戏。我在朋友圈感慨:“PC时代,要买了电脑才能玩,现在随便一部手机就可以。这代含着手机出生的孩子,生下来就会用手机,未来是不是会有更多孩子因为手机和游戏荒废一生?” (App Store上最火爆的手游) 有一位读者“漠然”在我这条朋友圈后面留言,我建议他谈谈自己玩游戏的感受。作为一名90后,对游戏有着更真切的经历,而且他爱好游戏却并未因此荒废学业,成功的读完了硕士,因此他的感悟是值得每一位家长、每一个游戏从业者、游戏监管者倾听的。 游戏是客观存在的,对人类文明也有非凡的意义。宏观来讲,棋类和运动竞赛也属于游戏。适当玩一下电子游戏也是有益的。重点还是引导孩子们正确认识游戏。在此理论基础上可立法规定开发商必须尽到保护儿童的责任。比如正版暴雪游戏对未成年身份证帐号有相应的保护措施。 此文就谈谈我玩游戏的经历,以及对游戏行业未来的一点思考。 (一) 作为90年出生的人,对比00后以及10后来说,虽然当时生活条件不是很好,但是游戏还是比较丰富有趣的。印象比较深的有踢毽子、滚铁环、跳绳、跳方子格、五子棋、象棋等,围棋比较高端,周围没有玩的,还有男生专属的掏鸟蛋、敲木棒等,都是娱乐的一种方式。大多数游戏都是益智类和运动类,锻炼身体,有益身心,互动交流。 游戏改变了我,小时候原本少言寡语的我变得心胸开阔,从内向变为外向,从自卑变为自信。回忆总结一下可以发现,小时候很多游戏都是多人合作,团队协调,有智力思考,有运动竞赛。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在我七八岁的时候,那些80后的哥哥们一起踢足球,农村晒粮食的场地就是天然足球场,六对六缺一人拉我上,跑不过他们只能当守门员,第一次这么多人一块玩很兴奋,后来掉了一颗牙(你懂得)。 (二) 后来流行游戏卡,最经典的就是魂斗罗、坦克大战、拳霸、俄罗斯方块等,谁要是有游戏卡可以玩,周末家里绝对高朋满座,俩人玩,众人看,输了的换人玩。也许就是从那个时候升级游戏手柄开始渐渐喜欢上了电子产品,便宜的买回家,买不起的也要把玩一下。至今关注科技前沿新闻,一部分兴趣爱好也渐渐形成。 进入高中后,大型游戏公司出品的网游占据了很多学生的时间,网吧进入鼎盛时期。暴雪公司的暗黑、魔兽世界是经典。如果不是父母的约束,现在不可能拥有硕士学位。不可否认的是,对于尚无法正确认识游戏,没有自制力的学生而言,不上瘾是不正常的。设身处地的想一下就很好理解:一边是繁重的作业模拟,一边是漂亮的虚拟界面和痛快的升级厮杀,没有学生可以抵住诱惑。 (三) 这里不得不谈教育问题。说实话,我的高中是黑暗的(上学黑暗,开奖,放学暗黑)。印象中只有教室、课桌以及繁重的考试模拟甚至还有校园暴力,基本没有娱乐生活,仅有的体育课也被英语老师低智商的谎言而霸占。没有别的事情,就是为了考试而学习!抹杀了对知识的兴趣,只能说有得必有失,得到了知识,丧失了乐趣!校园教育改革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App Store上说“游戏亦艺术”)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