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技术大牛的评估并不具备现实意义。首先,技术大牛完全是从他的角度做出的评估。比如一个腾讯的大牛告诉你这个easy啦,是建立在腾讯内部的程序员非常优秀这个现实基础上。而作为一个初创公司,我们只能找到很普通的程序员。其次,这个产品所涉及的技术,大牛都不一定做过,就算从他的角度出发也不一定估得准。 并且,我们把产品交到了一个只是看上去靠谱的传统开发手上。找到这人时,我们无比欣慰。第一,这个人是核心成员的亲戚推荐。第二,这个人简直是暖男一枚,跟他聊项目如沐浴春风。第三,这个人有十年开发经验,金融系统都做了无数,还怕移动开发不成。但事实很惨痛,这人完全是个忽悠范,各种打太极耍嘴皮,至少耽误了产品半年的进度。 2.嘴上说着敏捷开发,手上做着重度开发 在正式开发前,我们面临一个抉择:先开发web还是app。为了用户体验,我们选择了后者。后来,投资人也问我们为什么不先做web,我们也说为了给用户最好的体验。而后来的事实证明:如果当初做的是web,整个项目完全可能起死回生。第一,我们要处理的是一个低频需求,atv,非常适合做web。第二,做web可以快速试错,验证模式可行性,而app的重度开发做下去简直没有回头路。第三,web的开发成本极低,做app我们技术团队的支出最高达13万/月。第四,做web可以更加聚焦到最重要的功能上,而不是像app重度开发什么功能都想做。 理念上,我们内部不断强调“敏捷开发”,但行动上,完全与之背道而驰。第一,是受自身的局限性,懂敏捷开发和实践中遵循敏捷开发是两码事。第二,对用户体验的错误理解,过去我们一直认为保障用户体验就要给用户最完整的功能,但实际上快速做出最主要的功能找用户来体验后,根据用户和数据的反馈优化产品才是真正的保障用户体验。第三,产品逻辑陷进复杂的业务流程中,很多次重要的功能,其背后的业务逻辑异常复杂。第四,核心团队一开始不懂开发,等到逐渐懂的时候,产品开发已经完全脱离了我们的掌控范围。 我现在还记得产品开发进行了一年后,负责产品的伙伴对我说:“现在我们的app后台已经和淘宝的后台一样复杂了,坏处是没做到敏捷迭代,好处是产品本身已经具备相当大的弹性,对将来的拓展和再开发非常有利!”但是,我们能拥有的只有现在而已。 3.产品上线后我们立刻调整了产品方向 产品开发了一年半终于上线了。 然后,在还没有正式给用户使用的情况下,没有进行任何试错的情况下,我们做了三件事情。第一,技术团队大规模裁员,因为公司没钱了。第二,重新调整市场模式,因为觉得以前的模式起量不够快。第三,重新调整产品方向,因为市场模式变了。 于是,产品的开发又开始了。而下一次上线没几天,项目就支撑不下去了。 三、模式探索:大幅试错 正式创业前,我们就有个试错的信条:小步快跑,不断调整。但再次遗憾的是,我们再次做了相反的事。 理念和行动在探索的黑夜中特别容易走散。 1.主营业务的市场模式经历三次大幅调整 第一次调整后,初期特别痛苦,整个团队特别不适应新的模式。但在调整中期,经过磨合和优化后,在关键数据上取得大幅进步,业务量也较初期实现了翻倍。但是第一个模式仍有它的缺陷:起量速度不够快和市场体系不具备很好的复制性。 第一个模式试了半年就作废,开始了第二次大幅调整。但第二个模式仍然没有解决第一个模式的问题,业务量反而下降了。并且第二个模式还有一个更大的缺陷:人力成本翻了两倍不止。 第二个模式试了半年后又作废,开始了第三次大幅调整。但第三个模式本质上是对第一个模式的2.0版本,可以说是一次倒回。第三个模式依旧没有解决上述问题,反而出现了更致命的问题:业务量指数级下跌。 在试错上,市场模式和互联网产品本质上是一样的。 都应该先选择一个小的目标用户群来进行验证和优化,换句话来说就是用最小成本来试错。我们在市场模式的探索上本应该这样做:主体上维持第一个模式(有缺陷但能带来业务量),在小范围里推行第二个模式和第三个模式,以此测试市场反应和ROI。 但实际上,我们的每次调整都是彻底推翻以前的模式再彻底重建,每个模式都只试了半年,每次调整都是大幅投入,最终尝试到业务量崩塌。 2.支线业务不断探索但都不了了之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