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前文所说,眼球追踪技术从医疗研发而始,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已经被应用在了医疗、手机、电脑、平板、甚至汽车等不同设备上。视觉类技术对于VR行业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不断升温的眼动追踪将成为影响VR行业发展的又一关键技术,因此本文将集中关注为VR领域提供眼球追踪技术的企业。 眼球追踪技术与其他VR科技公司不同,一方面,公司数量相对较少,而且遍布世界各地,并不集中在硅谷园区;另一方面,眼球追踪配件普遍售价高昂,比如七鑫易维推出的HTC Vive眼球追踪模组aGlass,其京东众筹价就为3000元。 以下是世界范围内7家国外厂商: 1、SMI——老牌德国眼球追踪企业 德国企业SMI全名SensoMotoric Instruments,其历史要追溯到1991年,SMI从柏林自由大学学术医疗研究院剥离出来,独自成立眼球追踪技术公司,迄今已经有超过25年的发展历史了,与高通、英伟达、Lumus等都有合作,并与芯片巨头英伟达一起推出了可达250Hz的帧率的准确、低时延眼球追踪VR显示屏。 目前SMI旗下产品包括面向企业与研发机构的眼球追踪设备/应用、医疗医疗眼控辅助设备、手机、电脑、VR设备等的眼控技术支持、并且已经推出了Oculus套件、HTC Vive套件等。在2017 CES上,SMI还推出了名为Social Eye的VR应用,通过追踪VR头显佩戴者眼球动作,使得虚拟角色可以凝视,使眼色,眨眼睛来表达感受。 2、Tobii——瑞典上市集团 Tobii集团于2011年8月成立,经过了15年的发展后,目前有700名员工,其中1/3在研发部门工作;总部设于瑞典,在美国、中国、日本、德国、英国、挪威等地都设有分部。2015年4月在斯德哥尔摩证券交易所纳斯达克板块上市,上市前融资金额约为7千万美元,目前市值约为7.5亿美元(67亿克朗),与华为、戴尔、宏碁等都有合作,并与Starbreeze公司一起推出了5K画质和210度FOV的StarVR头显。 Tobii集团旗下有三个主要业务部门:Tobii Dynavox、Tobii Pro、和Tobii Tech;分别研发生产医疗眼控辅助设备(主要业务)、面向企业与研究机构的精密眼动仪、以及为面向消费者的电子产品(电脑、手机、VR头显、PC游戏等)提供眼球追踪技术。Tobii集团于2016年12月底完成了一笔5千万美元的融资,专门用于投资VR和智能手机方面的眼球追踪技术。
(图上为2017 CES上的获奖眼球追踪设备Tobii Dynavox PCEye Mini with IS4) 3、Eyefluence——2016年底被Google收购 Eyefluence为硅谷公司,成立于2013年,联合创始人为Jim Marggraff和David Stieher,其中Jim Marggraff毕业于MIT。其A轮融资为760万美元,英特尔是唯一的投资者;2015年11月完成了1400万美元的B轮融资,由摩托罗拉风投领投,两轮融资共计2160万美元。 Eyefluence的眼球追踪系统iUi可通过追踪用户眼部运动来实现系统操作,例如浏览照片、移动光标、操控物体等。本次收购后,Google将获得Eyefluence的18项专利,其中就包括眼球追踪,UI 交互,以及生物辨识安全扫描等。 4、The Eye Tribe——2016年年底被Oculus收购 丹麦公司The Eye Tribe成立于2011年,创始人是哥本哈根信息技术大学的4名前博士生,已经完成了300万美元的融资,并获得丹麦政府的230万美元高新科技研发经费。 目前The Eye Tribe的团队有16人,专注于开发适配不同平台的眼球追踪软件及应用,其中就包括了注视点渲染技术,以及一款Tracker Pro眼球追踪装置开发者工具包,够为智能手机和虚拟现实头盔嵌入基于眼球注视的界面。 5、FOVE——内置眼球追踪的VR头显 日本初创企业FOVE专注于研发带眼球追踪功能的VR头显,于2014年6月加入了微软加速器。2015年年中,FOVE在Kickstarter上众筹到了48万美金,几乎是其目标的两倍;而在2016年,这家公司拿到了1100万美金A轮融资,由日本游戏公司Colopl旗下的VR基金领投。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