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大多数人对于滴滴兼并优步中国之后的涨价行为有足够心理预期,之所以形成今天的情绪化表达是因为滴滴没有提供符合这种预期的服务。 滴滴在世人面前总是摆出五张面孔。 第一张面孔针对投资人。 在各种场合强调国际化和海外战略,潜台词是国内战争已经结束,给人造成即将收割红利,躺着赚钱的印象。 第二张面孔是给同行看的。 总是不断告诉别人,自己的每条产品线如何成功,如何碾压对手,总是晒各种数据,外加技术有多牛,系统多厉害,算法如何先进,诸如此类。 第三张面孔是对消费者的。 一会是五大安全措施get到了G点,一会是雾霾专车上线,层出不穷。 第四张面孔有点悲天悯人。 如何帮助大量隐性失业者完成就业,如何创造并支持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五张面孔是对媒体和粉丝的。 在数不清轮次的融资之外,特有逼格的传授着怎么在半年之内烧掉15亿之类的技巧。 这五张面孔其实都恰到好处,但有个关键的断点,即在收购优步中国,atv, 用户的涨价预期有所增强,负面情绪开始露头时,滴滴在服务体验的承接上,完全没有做好准备。 滴滴的整个运营流程最应该注入的是软服务的标准化和增值化,可惜这两件事着手的都太晚,太慢,以致于在最需要的时候没有形成对口碑的承托和拉升。 快车业务对滴滴今天的市场地位居功至伟,但新政之下,网约车价格回归高端已是不可逆的大趋势,本有机会变被动为主动的滴滴一边死抱着快车的市场份额不愿撒手,一边试探性的不断调价,必然要在战略上付出高昂代价。 几年来,滴滴如同一个园丁,喜欢营造那种“满园春色关不住”的产品盛景,但有些花朵开到荼蘼,注定凋零。 在这场涨价风波中,滴滴应该加强的不是“人言不足恤”的决心,而是“跟理想说再见”的勇气,越早想明白越好。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网立场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