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十分荣幸在春节前,对MIT机械工程系主任陈刚教授在北京进行了一次独家专访。从MIT机械工业系本身、交叉学科的重要性、中美科研的现状、科技与投资的关系到中国雾霾问题等,在这场专访中我们谈及了许多问题。无疑,这是一场非常精彩的专访。详细内容请见下:
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主任陈刚教授(照片由陈刚教授提供) 麻省理工学院的机械工程系在全球科研领域的地位非常高,所以很多人会觉得它挺神秘的,您能不能大概简要介绍一下这个系主要从事的研究,以及有哪些特别有代表性的重点项目? 陈刚教授:首先,我经常跟大家说,MIT的机械系跟国内大学的机械系是很不一样的,可能相当于国内大学的十几个系。说到机械系,一般都会想到设计和制造,我们当然也有设计制造。此外还有力学、控制、精密仪器、机器人。我们还做环境工程、海洋工程、生物工程等。 因此,我们系的特点是非常交叉,甚至还有教授做量子计算。所以也很难说哪个领域就是我们的重点。我想,atv,这就是我们的特点,也是MIT的传统,我们有着动手动脑的优势,从研究到教学,大家都想把研究成果真正用到实际之中。 当然,我们也做非常多的基础性研究。令我们感到自豪的是,很多研究成果产生真正的社会效应。至于说我们现在的研究方向,从一个大的宏观的角度讲的话,就是非常注重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包括全球变暖、人口增长。就这两方面来说,我们需要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包括能源、环境、食品等方方面面。解决社会面临的诸多问题,在这一点上大家是有共识的。 MIT机械工程系有70多位教授,500多名研究生,以及100多位博士后,研究方向包罗万象。研究成果也是大家有目共睹,比如说,2015年,机械工程系教授Ioannis Yannas就因为发明了人造皮肤而选入美国发明家名人堂(the National Inventors Hall of Fame)。目前世界上有很多烧伤病人都会用到他所发明的人造皮肤,真可谓救死扶伤。
MIT机械工程系教授Ioannis Yannas因发明人造皮肤而入选美国发明家名人堂 另外一个例子是,去年我们的一位教授Ely Sachs被选为美国国家工程院士,他发明了3D打印,而且3D打印就是他命名的,此外,他本人也开发了很多已经商业化的3D打印方法。 现在科技大规模爆发的年代,从刚刚结束的2017年CES的趋势看,也觉得像人工智能这一类的技术商业化的速度要比想象的快,尤其是像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等。从您的角度来看,如果50年后回头看,会觉得现在的科技发展大概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水平? 陈刚教授: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从现看过去的50年,集成电路、激光技术被发明,它们产生的社会效应是巨大的。再近一点的比如互联网。AI当然会对社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我们现在已经能看得到,但具体来说会是怎样一种情况就很难说了。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但作为一个局外人来看,有时候还是感觉令人担忧的。美国的舆论对此也是有各种各样的观点,包括像伊隆·马斯克其实也代表了一部分人的想法。 当前全球资本的运作机制事实上很难让真正的前沿技术很好的商业化,您是怎么理解的科技和资本之间的关系? 陈刚教授:资本对科技总的来说是个好事,做科研需要资本的支持。但我想这里可能有矛盾的地方就是投资人希望有尽快的回报,但搞科研的不一定知道回报是什么,而且需要很长的周期,这是从基础性研究上看。 但即使研究做到一定程度,觉得技术渐渐成熟,这个时候把技术带向市场也有很多陷阱。搞投资的可能都会知道“the Valley of Death”(死亡之谷)。我想,这里面有很多问题,一个就是做科研的人对商业化、对市场并不是很熟悉,而且对真正的把一个实验室的技术做成一个大家能用的商品,中间有很多的细节也不是很清楚。 因此,这个时候如果没有合适的团队、用足够的资金把这个技术推向市场的话,技术创业也不是容易一下就做成功。
研究成果向商业转化时的“死亡之谷”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