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 与旅游的碰撞,是冲击还是融合?
本文 2137 字,阅读共计 4 分钟 VR 旅行,最大的意义并不在于满足消费者免费游遍全世界。 它最大的意义应该是——Just for Fun! “当你在疲惫的时候,很想度假却没有充足的时间的时候,VR + 旅游提供了一个选择。” 赞那度陈帅这样认为。 内容载体在不断地进行革新,从早期的文字,到图片,到视频,再到如今的 VR。 而 VR 的应用场景分为几大项目,如游戏类、视频类、应用类,视频已经成为一个很大的品类,而视频与旅游将是一个很大的结合点。 本期(第 43 期)来自于赞那度陈帅在七维科技主办的 “VR 造梦日线下沙龙” 上的分享:如何拍好一部 VR 旅游片?
旅行,并不是一次简单地交易。 从灵感到搜索到预定到体验再到分享,才是旅行行业完整的链条。 链条上的每个环节,都有可能产生大咖企业。 譬如说: 搜索。搜索领域的去哪网,你可以在这个网站发现众多目的地; 预定。目前比较火的不仅一家,比如 Booking、携程等; 体验。之前对于国人而言,体验并不重要,旅游的意义只是在于 “我去过”。不过随着旅行者意识上的改变,国人的旅行也慢慢地转向了体验。“大众点评” 这一类的软件也帮助游客更好地进行体验。 分享。这一部分也是为游客提供分享攻略的地方,比如说蚂蜂窝。 所以回到我们之前所说的,旅行行业很宽泛,它可以容纳你的很多想法,只要你能够切入刺激消费者进行消费的入口。 抛开旅行行业,同样宽泛的还有 VR 产业。 其实 VR 在去年是一个被争抢进入的领域,j2直播,但却并不是一个新的产业,早在 1968 年,VR 就被提出了,只是当时设备更大更笨重罢了。 那么 VR 为什么突然就火了呢? 主要还是厂商逐一布局,进入并带动了这个产业走向了移动 VR 设备时代。 以我们公司为例。 PS VR 以及 HTC Vive 就摆在那,大家可以随意地使用,但很奇怪,就是没有人用。 为什么? 因为这些设备目前能体验的也就是游戏。如果不是特别喜欢或好奇 VR 游戏的玩家是不会每天都去体验的,而体验过的人也会因为眩晕等等问题而放弃。 但是更便捷的移动 VR 设备出现以后,用户不用再去管设备的小尾巴,也不用被局限在一个固定的空间,可以说,移动 VR 为从业者提供了具大的想象空间。 当然,VR 无论在技术还是用户使用层面来说,都还处于初级阶段,但这并不影响 VR 带给人们的震撼的视觉感受以及沉浸式的体验。 另外,内容载体在不断地进行革新,从早期的文字,到图片,到视频,再到如今的 VR。 而 VR 的应用场景分为几个大项目,比如游戏类、视频类、应用类,其中视频是个很大的品类,而视频与旅游将是一个很大的结合点。 如果要问 VR + 旅游最大的意义是什么? Just for Fun! 这就是我的答案。 我们做 VR + 旅游的过程中,也是把它视作媒体娱乐的一种方式。 当你在疲惫的时候,很想度假却没有充足的时间的时候,VR + 旅游提供了一个选择。 而在内容层面,我们看重的则是偏向娱乐性的旅行故事片。 在这种故事片中,一部分要实现的是对受众感官的刺激,另一部分要触动内心情感。 每个内容创作者都要发掘选题中的故事,选择合适的设备拍摄适合自己的东西,用新的媒介去讲述故事。 说了这么多,VR 影片到底怎么拍?什么最重要? 接下里我来分享一下我们的经验。 这里分为两个方面:方向与创意。 方向 我们在拍第一部 VR 短片的时候花了大量的精力去研究怎么拍摄。 在拍摄之前,我们确定有好的故事要讲,但并不知道应该如何开始,更不清楚开始后会有怎样的结果。 不过可以确定的是,我们找到了非常适合的方向——即通过故事以及目的地的展现来开展故事的内容。 到了今天,我们已经有了超过 20 个目的地可以拍摄,每一部 VR 短片都是一个小的故事。 找到了这个方向之后,我们开始寻找合适的创意。 创意 其实,在你拍摄 VR 影片的时候,你有超过 100 种的创意方式,只是要找到适合的比较重要。 我来列举一下我们在创意这方面所做的试验: 与玛莎拉蒂合拍 VR 影片《Let’s go》。 在这部片子里,我们虚构了一位开着玛莎拉蒂去大理寻找内心的平静的 DJ。 拍摄过程中,我们邀请了美国第一位拍摄 VR 影片的导演,他在之前的拍摄中,直播,使用的是带有 27 个 GoPro 的头盔。 但是这个头盔却不适合用于我们的拍摄。有两个原因:第一,每天的使用租金为一万美金;第二,带入境后也会很难带出境。 其次,我们与福特合作以纪录片的形式进行 VR 拍摄。我们找到了一位 DJ,在香格里拉,他来为观众介绍一些风景以及酒店的情况。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