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好人,对现象不怀好意。 这是我在所有圈子公开的观点。 对现象不怀好意,不等于,缺乏善意。事实上,我依然清楚记得朋友圈被罗玉凤开刷那天,刚好是马云见川普的那天,也刚好是万科、乐视等资本事件尘埃落定蠢蠢欲动那天,所以,我在朋友圈写下一段话: 今天是政治帝国与商业帝国的一天,一切提醒我政治与商业的关系与制衡,此外,有两个词一直在我脑海:边界与底线。#在混乱的时代,我越来越不相信黑马,无论黑天鹅还是灰犀牛,现象背后必有力量# 我还记得我写这段话时刚从上海落地北京,上海对我而言是花园,北京对我而言是丛林,恰巧就在花园回到丛林的片刻,我朋友圈开始刷罗玉凤。 这不是罗玉凤第一次出现在朋友圈,却是朋友圈第一次如此集中的被罗玉凤刷屏。 “这样的气息很熟悉,对不对?
来人呐,又有人涮吃瓜群众智商了 自我营销仍然是“熟悉的配方和味道” 中国最会自我操作的人都姓罗。 从罗尔到罗玉凤,一切太熟悉。 之前我一直不写罗尔,因为,在生命之上,一切都不得冒犯。 原谅我用了“冒犯”,这是我出于对小生命的尊重,其实,按我们手头掌握的数据,我们对罗尔是足够宽容的了,如果不看在生命的情面,他近乎有可能是刑事案件,在这里,我用了“情面”、“近乎有可能”等说法,是我对罗尔的一次又一次让步。 我放过罗尔,但我不打算放过罗玉凤了。 我是做大数据的,做人工智能的,做新媒体传播的,这一切太熟悉了。 所以,有时,我真的很害怕熟悉的气息。 就像一部日本电影《庸人》里所说的那样,如果你幻想过自己是一个杀人犯,你走在路上,你就很容易发现熟悉的气味: “那个真正的杀人犯在哪里。 所以,当我看到罗玉凤被朋友圈群刷时,我知道大众又一次被绑架了。 潜龙勿用,为给大家警醒,我说一下这个网络环境中要被朋友圈群刷的三个标准: “10万+; 过于奇特的点赞率(原文点赞和留言首条点赞); 最后加上过分夸张的打赏率。 这三条,出现在罗尔传播模型里,也同样出现罗玉凤的传播模型里;这样的模型,也甚至出现在一切传销性质的公众号中。 所以,刚刚我把标题的罗玉凤同学改成了“罗玉凤”,加上了双引号,因为,这三个字的背后,不是单独的个体,而是一个群体。 简单说,一个利益关联体。 罗玉凤背后的三股力量 一个人,再坏,也可以被原谅。 一群人,在坏,那就只能开战。 “罗玉凤”三个字里,有三股力量。
精打细算,三股力量 第一股,罗玉凤作为个体在“中美”之间的游移。还是那句话,现象背后必有力量。 如果你将罗玉凤作为个体(时代特例)放入中国和美国不同的国家文化中,你会细思极恐,我不是阴谋论,但我对无法论证的东西,心存敬畏,保持距离。 而我一直没有动笔的原因,也是在等。 等罗玉凤将一切真相暴露出来。 我用了“暴露”两字。 因为我不相信她会自己坦白,而所谓的“暴露”就是行为的矛盾性。 昨天在《最强大脑》里,出现了我最喜欢的选手,于湛,他将空间和个体解构用的技巧就叫“树的遍历”,数的遍历,其实是数据结构的内容,最简单的逻辑就是: 一片树叶不会同时出现在两个枝丫,这就叫做“矛盾”; 同样,枝干不能成为根系的一部分,这就是所谓的“无根”。 “树的遍历”对不熟悉数据结构的人较复杂。 运用于“罗玉凤”本身,就是: 从原来跪舔式呼唤绿卡,到今天的否认自己想要美国绿卡; 从原来所谓的抹黑中国,到今天的请求大家原谅和接纳。 所以,在整个事件中,我只看到罗玉凤的左右摇晃,我特讨厌墙头草,我尊重个体的选择,她任何一种选择我都理解,但我厌恶甚至恶心的是:她左右摇晃并透支群众的善意。 所以,接下来,罗玉凤只会更加跪舔中国。 因为她算盘有可能错了,美国不要她,她怕中国不理她。
你说凤姐怎么办?嗯,我想吃凤爪了 第二股,罗玉凤个人作为招牌与策划人之间。 我不反对将罗玉凤个人打造成IP。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