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企业更是如此,当下互联网用户与产品的关系完全不是“主客”关系,不是“内外”关系,一个优质的用户,一个被产品运营所感染的用户,他甚至比运营还像运营,会不遗余力的帮产品做宣传,帮朋友介绍产品亮点。 由此可见,运营人的温暖、热情、人格魅力在工作中占据越来越高的比重,这些是数据KPI能够驱动量化的么? 第4点,没有将员工利益与企业利益统一起来 在李少加看来,前面3点还只是表层问题,而这一点则是核心问题。 今年不是流行一句话叫“公司越来越难招到牛人,牛人越来越不需要公司”么? 这背后的根源是:企业提供的平台已经不足以发挥员工个体价值了。用句更现实点的解释来说就是:一个人有10万的市场潜在价值,但每月却只能发挥2、3万,那凭啥去打工?(当然,反过来在大公司里,也存在非常多只有几千市场价值却能获得几万的人,这不在本文探讨范围内)。 资本有个特征——永远的向投入产出比高的地方流动,人才价值亦然,只要条件许可,所有的人力都会往更好实现其价值的平台上流动。那么,当下的KPI是否正在成为瓶颈呢? 第5点,缺失对员工高价值创造力的挖掘 运营是一个很需要创新创造力的岗位,一个好的创意经常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价值(比如杜蕾斯雨夜鞋套案例)。 但是,流程与创新本身就是一个矛盾,流程本质上拒绝改变,而创新则拥抱改变。KPI是管理制度的一个具象化工具,它又该如何承担激励、支持员工创造力的使命呢? 这又是一个悖论。 那李少加啰啰嗦嗦扯了那么多KPI的诸多不是,那企业干脆直接把KPI毙了呗? 当然不是,KPI在维持企业基本秩序及驱动员工运作的功能仍然是无可替代的(我们想象下:光领固定工资,做多做少都那点钱,将多么没动力)。但,这不代表我们不能根本上去升级它。 对,这就是下面我们要重点探讨的主题,一个全新的近乎疯狂的,但也不失为可落地的运营KPI思维实验。 调转思路,KPI的核心价值是使运营人全力以赴 继续阅读前,我们不妨先思考一个本原问题:企业制定KPI的最终目的究竟是什么? 达成业绩目标——我想这是所有企业在行动层面给出的答案。 但把目标当激励员工的KPI,真的能确保员工全力以赴么?或者说,公司利益跟个人利益能统一么?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至于那些靠画饼、靠遥远的期权取代KPI来激(hu)励(you)员工只会让管理者显得很稚嫩,当代人都不傻,尤其是互联网人。 前文已经说了,只要是以物理思维(自然科学)看待管理(社会科学),员工必然不会全力以赴。 就好比一辆跑在马路上的汽车,车轮如果有“自我意识”必然会拼死抵制车主乱飙车——主人不要命,车轮还想要活得更久跑更多的里程嘞。 因此,如果我们想根本上让KPI的价值突破瓶颈,我们必然需要彻底的转变我们看待KPI的观念: KPI不是为了达成企业目标,而是为了让员工全力以赴。 请把这句话默读三遍,atv,发自内心的理解了再继续阅读下文。 全新运营KPI仅需关注两个指标:成长、幸福 前文我们从KPI沿用了机械思维,从机械思维与社会科学、人性相悖,从社会关系变得愈加扁平、企业竞争需要更灵动的KPI等不同层面共同指向了一个核心焦点: 当下把企业的目标视为员工工作目标的KPI必然效力有限,严重制约了员工个人的人生价值的追求、制约企业的发展。 这种以目标导向来确保组织达成业绩的思维适用于“员工个人能力”对企业产出影响不大的时代。但在知识经济时代,不扭转这个思路的企业,我们可以直接下个定论:必然无法激励员工发挥全力,企业必然很快撞到天花板。 那么,我们到底需要怎么的KPI才能让员工全力以赴,并将员工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完全统一呢? 答案就是:回归人性,发挥人性的最本原潜力。帮助员工成长、帮助员工自我实现,帮助员工在生命中将近60%的职场生涯中找到幸福感。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