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帆回应称,更小巧更便捷但技术指标上又并未因此而妥协的紧凑型无人机问世,在提高记者工作效率和从业人员机动性方面的提升不言而喻。事实上,航拍图片和视频眼下俨然成为新闻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逐渐得到受众和业界的认同。大疆在2016年年内先后推出的御Mavic Pro以及精灵4Pro、“悟”Inspire2三款航拍无人机,分别满足了新闻工作者在不同场景、不同选题下的差异需求。 为故事所用和它的隐私安全问题 在2016年,不断更迭的无人机在画面质量和便携性上都有所突破,帮助新闻人增强在危险地带获取信息的能力。在几年前,当新闻机构获取了一段由无人机拍摄的影片,新闻头条会是影片本身而不是所拍摄下的地面情况。 技术的进步让片段获取变得容易,这意味着焦点可以从无人机回归到故事本身,无人机拍摄的影像成为故事的组成部分。新闻从业者将更多的关注于如何将这些画面更好的呈现出来,在访谈中,无人机被认为是一种新闻的辅助工具。大疆旗下的慧飞无人机培训中心的负责人也表示目前接到了不少媒体的培训需求,还特别定制了航拍摄影课,让更多新闻工作者“既会飞、又会拍”。
梨视频的拍客周逸雄说:“使用无人机将成为记者的必备技能,但使用的关键还在于如何用它来掌握新闻核心事实。”他曾在一个黑心棉工厂的暗访中用到了无人机航拍,从高空展现了工厂的全貌和所在地的环境。在他看来,无人机为故事提供了一个更好的空间感,把部分曾经隐秘的空间展现出来。 一般意义上,媒体从业者的暗访拍摄作被视为一种职业行为,以保护公众利益为前提,因此也获得了某种豁免和政策认同。无人机作为一种调查辅助工具,atv,它的使用权利理应获得相应的承认。美国无人机新闻协会的观点认为,在可见的公共土地上也应该开放与之对应的天空,因为那里有大量的重要新闻,并且如果我们需要跨越私人土地则要获得求许可,这将有助于公众相信新闻无人机是值得信赖的。此外,任何与之相关的培训项目至少需要提供如何安全、有效地使用无人机,如何遵守法规和条例。 但是对于无人机隐私权侵犯和安全的问题还是伴随着这一工具的产生和运用,甚至表现为对抗性的行为。美国居民区曾出现击落低空飞行无人机的案例,但最终发现无人机只是在做屋顶检查或类似的工作。
有学者指出隐私权本身是一个动态建构的过程,不同社会文化接受度有所不同。香港中文大学传播学博士刘阳在《隐私话语的诞生与大众传媒业》一文中写到,古希腊时期,隐私是被公共话语所否定的对象,十九世纪末,沃伦和兰布代斯的《隐私权》才奠定了它的法理基础。隐私指的是个体对私人空间的绝对主权。他还在研究中指出大众传媒业的发展与隐私权的提出存在时间上的重叠绝非偶然。隐私的侵犯建立在与陌生人身份的对立之上,而有了大众媒介使得“告密”不需要口耳相传,大量“身边的陌生人”出现,也为隐私权的侵犯提供了客观条件。 而大众传媒业发展至今,在隐私方面所建立的专业准则也同样适用于具备拍摄功能的无人机。专业人士需要做的则是共同遵守和不断优化自己行业的行为准则。另一则有关安全性的担忧,工具层面,在无人机智能返航和避障功能的加入后有所缓解。保险公司也开始推广无人机第三方责任险以保障公众利益,有专家呼吁这一保险应该像汽车的交强险一样被固定下来。此外,每个城市还针对机场、军事禁区和人口稠密地带设置了不同大小的禁飞区。 未来无人机是记者多重感官的延伸 无人机参与新闻报道就只是飞行器从空中拍摄图片和视频来当报道素材这么简单?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