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晚上8、9点我从北京开车出发,到达天津爆炸现场已经是凌晨了。登上事故现场附近500米的一座高楼,在18层的阳台等,直到天亮,把无人机放飞出去。当天上午拍下的照片不够清楚,等天晴之后,再飞了一次,拍下了这张照片。” 说这段话的是《新京报》首席摄影记者陈杰,他拍的这张8.12天津爆炸事件现场航拍图从8万多张作品中脱颖而出,斩获2016年世界新闻摄影荷赛奖。 陈杰说,由于事故发生时自己在外出差,赶到现场后许多摄影记者已经发回了大量的报道,但在他印象中,这个大坑的全貌还没有展示出来,因此决定用航拍。 “拍下来之后,我就知道这是我想要的照片”,j2直播,陈杰说这张航拍图高度地概括了爆炸的影响力。地面留下深不可测的巨型黑洞和一片焚毁严重的房屋,近6个足球场大的停车场停满的数千辆新车在烧毁后依旧排列整齐,这样的灾难现场似乎透着某种隐喻。 陈杰接触航拍是在2014年底,当时因为参加一个摄影比赛拿到了一台大疆精灵2。2015年初的时候,第一次用它做环境报道。2015年6月,在福建宁德,他用无人机飞到几个严重污染点去拍摄,镜头下临海的厂区堆放着大量粉状物和渣料的凝结物,一些挖掘机和铲车扬起的灰尘令厂区上空一片灰暗,而在海水覆盖下的排水口漂浮了一层淡红色。这组报道所呈现的福建宁德镍合金产业群污染以及环评造假事件最后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陈杰说他一向认为中国摄影师把握新技术的能力很强,自己的同行,很多年轻的摄影师都在使用航拍。 而在被媒体称之为“无人机之都”的深圳,2015年12月,光明滑坡事件之后才真正重视无人机在新闻报道中的运用。深圳卫视记者乔舟说,他们成立了一个无人机工作室,面向所有部门提供服务。在一些新闻专题片中开始大量的使用,优势是更直观也更立体。除了日常的使用,他们还将大疆“悟”Inspire 1用于节日的活动直播。 相比于无人机在中国新闻行业的顺风顺水,起步更早的美国新闻航拍却显得更为谨慎。虽然2011年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率先开设“无人机新闻学”课程,并建立“无人机新闻实验室”(DroneJournalism Lab),密苏里新闻学院也随后跟进,但直到2016年6月,经历了漫长的繁文缛节后,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才松绑了小型无人机管理规则,即没有飞行执照,只要通过一项考试,记者们就可以自行使用无人机。 这项新法规在2016年8月下旬正式生效,消息一出, CNN随即宣布成立了新部门CNN AIR,负责无人机航拍和报道。CNN AIR团队拥有两名专职的无人机操作员和十几架各种型号的无人机, CNN也被认为在无人机报道领域占得先机。CNN新闻运营高级总监Greg Agvent10月时曾对媒体表示,对于新闻业来说,十分希望可以拥有配备适用于广播标准和高清无线连接的无人机。而大疆在11月针对行业用户发布的“悟”Inspire 2可输出广播电视行业常用的1080i50以及720p60视频信号,兼容主流广播电视制式的新功能,刚好满足了这一点。 近些年致力于数字化转型的《纽约时报》也开始了无人机动态影像的尝试。在爱丁堡大学的一项针对新闻学专业学生的调查中,87.5%的受访者表示无人机应用于灾难报道,紧随其后的是战争、冲突,调查性报道以及环境的问题报道。 面对航拍无人机在全球新闻报道领域中日益广泛的应用,大疆创新的公关总监王帆说:“多年来在无人机领域,是全球各行各业用户自发将手中飞行器与本职工作结合而创造的新应用场景反过来给企业以灵感,让大疆这样的厂商感叹‘原来我们的无人机还能这么用。’在这其中,新闻摄影工作者将其拿来为新闻报道服务无疑走在前列。” 还有调查表明,记者和新闻机构对小型无人机最感兴趣,这些无人机有更好的移动性并且更易于操作,另一项考量是因为目前政府对无人机的控制很多都依据其重量。美国无人机专业新闻协会(PSDJ)的创始人 Matthew Schroyer提到,可折叠的便携式无人机MavicPro的出现使得无人机成为记者必备工具的趋势更为明显。记者已经被要求多任务式工作,一次采访可能需要承担录音、拍照、视频记录、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等一些列工作,使用便携式无人机很有可能也加入进这一工作序列。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