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两幅图,找出不同点——“大家来找茬”的小游戏已经成为许多人的童年回忆。一些善于分辨差异的厉害角色,甚至能在两堵魔方墙之间找出区区一个色块的差异。 在野外,找不同的好手也同样存在。常年出没于山林之间的生物学家们能够辨别各种生物的足迹,区分大同小异的粪便,认出一群动物的不同个体。而中山大学的教授范朋飞,则善于观察在树冠神出鬼没的长臂猿。在两种长臂猿之间,他和同事展开了一场历时多年的“找茬”,这一找,就为长臂猿的世界添了一个新成员——天行长臂猿(Hoolock tianxing),也称为“高黎贡白眉长臂猿”。
不好意思配错图了……是下面这个:
树上的一只雌性天行长臂猿。研究人员确定天行长臂猿为新物种,进一步强调了在中国保护该物种的重要性。图片来源:云山保护 一个种,还是两个种? 天行长臂猿是白眉长臂猿属(Hoolock)下的第三个物种。一百多年前,人们以为世界上所有的白眉长臂猿都是一种。几代灵长类学家仔细“找茬”,才将分布在缅甸境内亲敦江两岸的白眉长臂猿分成两种——亲敦江以东的东白眉长臂猿(Hoolock leuconedys)和亲敦江以西的西白眉长臂猿(Hoolock hoolock)。由于云南位于亲敦江以东,所以打那时起,分布在高黎贡山的天行长臂猿就一直被当成是东白眉长臂猿。
图中不同颜色的区域代表白眉长臂猿属下面三个种及一个亚种的大致分布区,橙色区域是天行长臂猿,黄色区域是东白眉长臂猿,绿色区域是西白眉长臂猿,最顶部的灰色区域是西白眉长臂猿亚种。图上亦标示出:(1)高黎贡山的白眉长臂猿野外分布记录(蓝色点:鸣声记录;紫色点:照片记录);(2)研究中涉及的模式标本野外采集地点:天行长臂猿模式标本采集于Homushu,东白眉长臂猿模式标本采集于Sumprahum,西白眉长臂猿模式标本采集于Garo Hills。图片来源:参考文献[1] 现在对着照片,你也许能辨认出两种长臂猿的外貌差别: 虽然都有着标志性的白色眉毛,但天行长臂猿的眉毛并没有东白眉长臂猿那么厚重。雄性天行长臂猿的下巴上没有和眉色配套的白胡子,而雌性天行长臂猿的白眼圈也不像东白眉长臂猿的那么浓密。
典型的东白眉长臂猿(C,G)和天行长臂猿(D,H)的面部特征对比。上排为雄性个体,下排为雌性个体。图片来源:参考文献[1] 但在野外,直播,想观察到这些差异可就艰难得多。 “我们是2007年第一次到高黎贡山。而我真正意识到这可能是一个新种,大概已经是在2010年以后了。”范朋飞回忆说。 在野外“找茬”之所以困难,原因之一在于野生的长臂猿不会一动不动地让人仔细端详。自然状况下,人类的靠近对于长臂猿来说是一种刺激,见了人来,它就紧张要跑。只有渐渐让长臂猿们习惯这种刺激,人们才可能对它们的日常行为做仔细的观察。这种让长臂猿熟悉人类存在的过程,用行话讲叫做“习惯化”。 习惯化长臂猿可不是寥寥几天就能完成的任务。事实上,范朋飞和同事曾经想要对高黎贡山的其中一个天行长臂猿群体进行习惯化,结果尝试了五年时间都没有成功。 “长臂猿的记忆很好,寿命也很长,在受到严格保护之前,这些长臂猿可能受到过来自人类的威胁,所以对人类非常不信任。”范朋飞说。 还好,在另外一些群体中,研究者的耐心奏了效。每天早上天不亮的时候就起床,吃过饭就到森林里面去工作,直到长臂猿在树上过夜了才收队……在2010年,他们在高黎贡山东坡习惯化了第一个长臂猿群体,“可以做到它们在树上活动,我们在树下观察,而它们没有任何紧张的反应。”
雄性天行长臂猿在给雌性理毛。 和人类一样,天行长臂猿过着一夫一妻的生活。图片来源:云山保护 在日复一日的观察和拍照比对中,范朋飞渐渐确定:高黎贡山这地方的长臂猿,长得的确跟典型的东白眉长臂猿不一样!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