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生理上的不适不容否认。我说过我要戴着头盔工作一整天对不对?牛皮已经吹下了对不对?可是,在这个过程中我还是有好几次以喝水为借口摘下头盔,偷空释放了一会儿,不然,我可就真受不了了。 但凡是 VR 设备,它都会给用户这样的提示:“如有不适,请停止使用”,或者“每使用半小时请休息 15 分钟,不管你是否感觉不适”。现在,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们:务必要把这类提示当回事儿。在连续佩戴了 Oculus Rift 超过三个钟头后(注意:我中途有过多次休息),我明显感到:不但是眼部,头部和面部都开始剧烈疼痛。接着,我的前额开始麻木,轻微的恶心感和短暂的恐慌感也随之袭来。如果不是跟主编有约在先,我肯定在中午时就把头盔扔一边儿去了! 然而,你们以为不适感就这些吗?错,j2直播,你们太天真了。 按道理说,有了上述应用后,我是可以随意调节虚拟屏幕的大小的,可是别忘了,目前 VR 设备的分辨率还不够高,文字都必须呈现在超大屏幕上你才能勉强看得一清二楚;如果你试图缩小屏幕尺寸,那对不起,文字工作你就完全无法进行了。 所以,在长达数小时的体验过程中,我眼前一直横亘着一堵高墙式的屏幕。并且,由于我打开的页面有时是白花花一片,所以时间一长,我就觉得不行了——眼睛好像直盯着太阳一样,谁受得了? 后来我不得不闭上眼,结果发现没用,那强光照样能刺穿我的眼皮。没办法,我只好两只眼睛轮流“值班”,或者瞅一会儿屏幕,就“远眺”一会儿虚拟的非洲大草原(要知道在虚拟世界中,你不可能绝对避开眼前的屏幕,它会一直立在那儿)。 在所有办法统统用尽后,我终于承认失败并将虚拟环境换成了黑茫茫的宇宙空间。 可没想到,问题又来了:当我在幽暗空间和亮白屏幕间来回切换时,我当真明白了什么叫“受刑”。
中间那个白花花的文档让我受了不少罪 图片来自《卫报》 最后我终于熬到了下午。那时我体内的应对机制已经开始发挥作用,所以我的痛苦减轻了许多。挨完那最后几小时后,我终于解脱了。 体验后的反思 呃……或者应该叫“清醒后的反思”才更准确。 戴 VR 头盔工作的一大好处是:你真的可以将自己“关”在一个“与世隔绝”的环境里,从而有效提升自己的的工作效率。如果你在开放式环境中工作,那么这一优点将更为凸显。 想想看:你戴着遮蔽双目的头盔,像个瞎子一样在半空中挥舞着手臂,这本身就释放了一个信号:别理我,忙着呢~这种情况下,想找你闲聊的人多半会知趣地走开,而你的注意力就得以保全了。 顺便说一句,虽然这次体验带给我不少痛苦,可因为中途一直没人打扰,我还是在身体极为不适的情况下完成了这篇报告。 不过还有一点遗憾就是:在体验过程中我始终无法同时创建多个高分辨率的虚拟显示器(注:非虚拟桌面),也无法随心所欲地更换显示器的位置。 一方面,这当然说明上述两款 App 在功能上,也就是在虚拟显示器的投影方式上,还有待完善; 不过另一方面,我的工作性质(敲字为主)也决定了,我不能在虚拟世界中随时随意安排显示器的位置。所以,还是期待不久的将来,能在其他应用环境中体验到这一功能吧。 用 VR 设备工作,在短期内可能只是“听上去很美” 刨开文字工作者不说,对于其他行业的从业者而言,用 VR 设备来工作还是大有前途的。 就拿那些成天需要和 3D 建模打交道的人而言,或许不久后他们就能意识到:谷歌的 3D 绘图应用 Tilt Brush 将成为新的规则制定者。 总之,如果你从事的工作需要将复杂的信息或数据成像化,那么你大可以期待:VR 设备将在你所处的行业大有用武之地。 但是在可预见的未来,VR 设备还不能成为办公神器——即便是对上述职业而言也不例外。也就是说,我们所设想的、充满未来感的办公方式,需要很长很长时间才能成为现实。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