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到了小程序正式发布的日子,朋友圈里不出所料刷得欢天喜地。这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在此之前它尚未面世,咱们更多的是臆想、猜测;可在这之后,咱们每个人都可以用一用,截个图,让事实说话,检验小程序这个生态,究竟靠不靠谱,能不能成。 可是,若只是猛的来一波上手体验、截图,感叹一下好棒啊,那跟吃瓜群众有啥区别?或许我们可以用更全面的视角,来分析小程序的生态,趋势向好向坏,是成是败? 以下是我个人的一点思考,若有偏颇大家多多包涵指正。知道大家没耐心,atv,直接说结论。 小程序生态的成败,取决于: 1、生态是否有基础?这一层的核心是看 场景增量。 2、生态是否可进化?这一层的核心是看 生态准则。 3、生态是否可持续?这一层的核心是看 收益补充。 这么说未免有些抽象,咱们类比来看会好理解些:小程序生态的搭建和发展,就像咱们要造一片大森林。 首先我们需要“有基础”,即大片适合植树的土地,让我们能植下一棵棵树苗; 其次我们希望它们不仅仅是树苗,而是能茁壮成长,甚至演变出更多能力,如抗虫害,这是“可进化”; 最后,我们希望整个森林,不管是花草树木,还是新加入的各种动物,都能获取能量,自洽发展,几乎无需人工干预,这是“可持续”。 对应到小程序生态,其实就是: 1、是否有基础:基本的用户价值是否成立,相对于公众号/app,价值增量是否足够? 2、是否可进化:参与其中的各种开发者、中间商,是否有良好的生存空间/秩序,去成长、裂变? 3、是否可持续:整个生态是否有反哺的能力,企业不是纯投入,而是能持续获得收入回血? 到这里,我们基本了解了整个检验的视角。但它其实是“正确的废话”——稍微有点常识的推导,都能得出类似的结论。想让整个分析更有价值,我们必须往下挖一层:“有基础”核心看什么?“可进化”呢?“可持续”呢? 一、有基础,核心看增量场景是否足够 一切以用户价值为依归,没有用户价值,则枉谈基础。但摆在小程序面前的,已经不是“是否有价值”这么简单了,而是“价值是否能超过公众号/app”。 即相对于现有的产品形态,它是否有足够的增量价值? 对之前发布会有关注的同学,大概都可知,官方认为小程序的增量价值,主要是 更纯粹:服务就是服务,你要使用,不用非得先关注或下载,忍受后续的营销侵扰和空间占用; 更流畅:加载、呈现、交互,都优于网站、h5的原始体验,甚至因为账号体系完备,注册登录比app还流畅; 更易得:想用的时候,线上有入口,线下也多场景,工具触手可及。 前两点,看产品形态定义和实际成品,基本上都没什么问题。可至于第三点,我认为是没那么笃定的。为什么呢?因为这一点的成立,不完全依赖于产品形态本身,更多的是发布后的运营——我们能否在相对短的时间内,看到比较可观、合理的增量场景,起码看到点“触手可及”的苗头?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认为,小程序相对于公众号/app,是可以切实渗透到更多场景的,它的增量价值足够为一个全新的生态拿下足够的地盘,打下坚实的基础。 所以我才说, “有基础”是否成立,核心看增量场景是否足够。虽然我怀疑,但仍看好,因为理论上讲,小程序之于公众号/app,增量场景至少包括三大类: 1、协作场景 假设我们现在有个表格,要某个微信群里几个人一起填写,有哪些解决方案?丢一个google docs链接,让这些人翻墙,再点击去填写?找个石墨协作不用翻墙吧,大家又都不熟悉怎么用,你要教一遍;或者让这些人都下个钉钉,在钉钉里建群,拉人/审核通过,再搞事情?黄花菜都凉了…… 所以当下的产品形态,要做好协作场景,尤其是微信内的协作场景,是比较难的,要么缺用户认知,要么受地域/产品互通限制。 而小程序的三个特性让它在处理这种场景时优势明显: 基于微信框架, 闭环体验畅通无阻; 协作人天然在群, 无需迁移; 可以分享小程序内页, 直接定位,减少协作教育成本。 更有想象空间的是, 协作场景可不仅仅办公领域有,生活、社交领域同样存在。 比如: 同事出来团建,是不是可以有一个微信群,大家在里面完成签到、录身份证信息、配对合住房间、斗图、晒照等任务? 一个线下沙龙的微信群,大家是不是可以在里面共享名片,关键词自动匹配,撮合业务最接近的几个人,会后深度交流?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