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摩拜曾披露,摩拜每投放一辆自行车,可以获取8个缴纳押金的用户,按照每个用户缴纳299元的押金来计算,正好覆盖投放自行车的成本,这本是非常可靠的经济模型。因为这意味着在强大的已有需求下,摩拜无需花费大量的线上推广成本,尤其是在移动互联网流量红利结束,流量价格偏高,流量质量走低的大环境下。投放到线下的单车本身就是极佳的宣传广告,尤其是当其在重点区域集中投放的情况下,眼球效应以及种子用户的示范效应确实可以迅速拉一批用户上来。 但随着最初最刚需的一批用户被吸引到各种单车平台上之后,摩拜用户增长的斜率必然会走向下滑,尤其是冬季需求骑行需求小,扫码解锁率低、故障率高导致体验不佳的情况下,更容易造成用户流失。而为了尽可能的扩大市场,摩拜又需要加速车辆投放的速度,每单车吸引8个缴纳押金用户的比例恐怕已很难成立。 为了赶上竞争对手的扩张速度,摩拜不仅仅需要尽可能的获得更多融资,还需要优化单车成本。生产成本更低的摩拜轻骑(Mobike Lite)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正是那道选择题下的妥协产物。当然这种惊人的“烧钱”速度并不是没有取得成绩,如今的摩拜已经覆盖9座城市,而这种速度正在加快。 根据摩拜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前期从落地上海到进入北京,间隔将近4个月;随后的2016年9月至11月,先后进入广州、深圳、成都;到了2016年12月份,单月正式进入宁波、厦门、佛山及武汉4座城市。如今的摩拜已经成为仅次于ofo,覆盖城市第二多的共享单车玩家。 轻重模式对决,摩拜单车的终局猜想 共享单车市场竞争前所未有的激烈,很大程度上在于行业存在天然形成的壁垒,也即“押金”。很难想象一位用户会同时在多个共享单车平台缴纳押金,而在这种使用场景中,一旦用户选择一个平台,就很难再去选择另一个平台。 所以尽快占领市场变得迫切且必要,因为一旦让竞争对手成功占领既有的存量市场,后来者其实就彻底没有了机会。正如前文所提到的共享单车不同于专车,这并不是一个依靠补贴可以撬动的市场。如今的共享单车市场上,无论是ofo与摩拜,或者是其他参与者,其实都很清楚,出行领域谁能够获得资本市场的青睐、拿到更多的融资在资本寒冬活下来,谁才会离成功更近。滴滴与Uber是这样,摩拜与ofo也不会例外。 在这场资本的赌局之中,其实某种程度上则落脚到摩拜和ofo轻重模式之争上。摩拜主要通过自营为主,自己设计、研发和生产自行车,然后投放到城市的中心区域供大家租用。而ofo则更多是盘活现有存量自行车市场,把大家的自行车收集起来,进行统一改装和喷涂标识,然后投放到市场上供大家租用。 无论是摩拜还是ofo,二者都面临着一个同样的问题:如何抓住用户的需求,不断扩大规模。我们知道共享单车其实主要覆盖的是5公里以内的短途出行场景,每次骑行时间往往不会超过半小时,所以单车骑行体验反而倒不是最重要。 对用户来说,他们需要的则是在尽可能近的距离范围内找到车。这是我不太看好摩拜商业模型的根本所在,因为在各类自行车骑行差别不大的前提之下,更多更近的车才是真正的用户刚需。摩拜自行造车实际上并不能对用户体验带来实质的提升,这和京东自建物流建立起护城河有着本质的区别。 如何盈利?则是摆在所有玩家面前另一道难题。 摩拜CEO王晓峰认为现在还不是时候考虑盈利的问题。“我们整个团队愿意把这个事情看作是社会意义大于商业价值的事情。”一直处于亏损状态的摩拜看上去也更像是在做公益事业。但摩拜烧的毕竟是投资人的真金白银,这些钱可并不是用来做公益事业的。而对比来看,作为“黄橙大战”的另一个主角,ofo方面已经公开表示,目前有超过一半的区域实现盈利。 对摩拜来说,加大投放密度,会增加便捷性,但单车使用率会降低,尤其是一些偏远地方,投放的车子往往很容易成为“僵尸车”。但如果减少投放密度,又可能丢失用户。而比摩拜更低的单车资金成本的ofo虽然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但在客单价类似的前提下,ofo比摩拜更易达到收支平衡。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