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余晟以为(yurii-says),作者:余晟,原文标题:《换个角度看微信小程序》,图片为张昀实拍,未经许可,禁止使用。 去年参加几次技术沙龙时,我注意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与之前大家统一接受的换名片不同,有些人并不愿意被添加微信好友——“不好意思,不熟的人不加微信”。 这个现象之所以有意思,是因为名片暴露的个人信息似乎更多:所在公司、职位、电话、邮件等等;相反,微信只暴露一个账号。如果是从隐私角度考虑,能接受换名片就应当能接受加微信。但不愿意加微信,恰恰也是从隐私的角度出发的,因为不愿意被打扰。 所以不加微信的原因,是“隐私”之外另一重考虑:不愿意跟你发生某种形式的联系 所谓“联系”,指的是发生交互的能力。 名片暴露了公司、职位、电话、邮件等等联系,看似繁多,其实都是单向的联系方式,外人不主动联系你,是没法获取更多信息的,如果有危害,也无非是些很容易拒绝的骚扰。 微信的联系则复杂很多:加了好友就可以看你的朋友圈,持续看到你的动态、了解你的爱好和心理,可以把你拉到某个陌生的群,还可以“零成本”把你的微信名片发给其他人…… 从这个角度来看,不加微信就很容易理解了。 如果顺着这个角度继续思考就会发现,工具提供的交互能力,与基于工具建立的联系的强弱是大致匹配的: 电话是独占式而且“必须即时答复”的,所以联系强度很高,不轻易发起; 微信是全方位介入生活而且形式多样的,所以强度也不小,而且包罗万象; 短信、QQ不要求马上答复,表达形式也较贫乏,所以往往用于不那么正经的场合 (银行通知类短信除外); 邮件的情况复杂一点,虽然交互能力有限,但因为往往揉合了职级体系和工作安排,并不能简单算作弱联系。 这些结论不难理解,但仍然有很多时候大家会“搞错”联系的强度,本该交换名片的时候变成了互加微信,本该留邮件地址的时候留了电话号码。究其原因,未必是参与者对联系形式没有感知,还有可能是因为确实没有合适的联系形式。 要知道,真实世界的联系是非常复杂的,即使看起来很固定的“双人好友联系”,也可能需要在不同强度和形式中切换——有时候我只想和你邮件联系,开奖,有时候又需要和你电话联系。可惜的是,大多数通讯工具只提供了“好友”这类联系模式,它是固定的,缺乏灵活变化的柔韧。 所以,如果我加了你的微信好友,那么任何时候——哪怕我们的关系不那么密切了——你都可以随时给我发消息、给我拉群、看我的朋友圈。这,正是让很多人感觉不适的原因。 再举个例子 很多人都有过饭馆排队等号的经历,领号之后往往只能干等着,如果错过就只能重来。好一些的饭馆会提供让食客留下电话号码,这样领号之后就可以四处逛逛,快到了会接到饭馆电话通知。但这也只解决了单方面的问题,不少食客在闲逛时希望知道进度——“前头还有几个人,是不是快了”,电话显然不能胜任。 于是,专门用于查询和通知等号情况的微信服务出现了,它提供了双向的、即时的通讯,既可以等通知,又可以主动查询。 看起来,这种服务完美地解决了问题,其实不是,这种交互还是不能灵活变化。用餐完毕之后,食客就不再希望和服务号保持紧密联系,至少不要再受它们的骚扰,但刚刚已经关注的服务号还会遗留下来,也没有办法自动切断联系。 不知道其他人怎么对付这种问题,我经常不得不关注的各种“服务号”,只能手动取消关注或者关掉“接收消息”的选项,下次到某些时候又必须手动开启“接收消息”,如此往复,烦不胜烦。有没有可能,我虽然关注了你,但是只在我需要的时候你会出现,我不需要的时候你就不出现?目前来看,似乎还没有。 前些年有个概念非常流行,叫LBS 也就是“基于地理位置的服务”,比如当年流行的“签到”,就是最直观的例子。 LBS单纯从形式上看可能是强联系,但只有你到了特定的地理位置才能使用某种服务,一旦离开特定位置,服务也随之消失。人能不能和服务交互、如何交互,在一定程度上是随着地理位置的变化而变化的。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