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乐评人对PingWest品玩表示,“破几个音很正常,但每一首都有问题,那就值得反思了。”即便是金少刚的妙手,也难挽救王菲几乎每首歌都有“车祸”的惨状。必须承认,“没有哪场演唱会能做到完美无缺,否则就是假唱。” “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一周不练,行家知道;一月不练,观众知道。”难逃艺人技艺客观规律的王菲,技巧还在,灵气也在,但六年过去,疏于训练的表现很明显。演唱会现场观众不愿承认“车祸”,归根到底还是心态问题。 虚荣心态很容易冲昏头脑,而能花钱买票听现场的都是铁粉,他们对王菲都有主观的“共鸣情结”。高额票价同时意味着要有高额的智商与情商与之对价,花大价钱买来的票听的歌怎么会不好?——甚至好不好听都不重要,到现场去听偶像表演的那种爆棚的仪式感才是重点。 “你必须沉浸在对王菲的记忆和情感中,才能不顾一切地 (包括歌唱的品质)享受这场演唱会。这本来就不是听歌,而是消费情感和信仰充值。对于有些歌迷,直播,王菲站在那里就够了。”张昭轶认为,“但对不粉不黑的路人来说,唱歌好不好听是基础。 有没有假唱?你太认真了。 音乐人梁欢 (@梁欢)发微博表示,王菲在《白痴》这首歌中出现了假唱现象。但他很快修正了结论:王菲演唱会“存在大面积‘预录’,并在唱《白痴》这首歌的过程中出现了“半开麦”的行为,“半开麦”只适用于唱跳型表演,而王菲明显不是,所以不算真唱。 质疑梁欢结论的邓柯 (@DK在北京)提出反驳意见,表示音乐总监固然存在预录行为,但预录并非恶意。且王菲前半场表现本就不好,没必要为了后半场就做“半开麦”。“很难想象她会在演唱出现大量明显瑕疵的情况下,单独挑出一首歌来「半开麦」,这完全找不到合理动机”。 尽管邓柯强调了预录≠半开麦≠假唱,但概念归概念,事实感受又是另外一回事儿——毕竟“预录”和假唱也是一步之遥。王菲是否假唱不仅取决于是否“半开麦”,也取决于“预录”的比例有多高,预录过多等同于作弊。通常情况下,音乐人的演唱会预录比例在20%-50%,而且需要和演唱者提前商量好。“幻乐一场”中“预录”比例有多高,决定着王菲假唱是否成立。 问题是,中国有多少认真的专业人士愿意定量分析? 到底谁赚了?演出方稳赚,主办方拼命补窟窿,视频平台呵呵。 “天后”的IP还是很值钱的,“幻乐一场”演唱会被诸多不同的利益集团分割,线下主办方为在上海办活动畅通无阻的白玉兰文化和谢霆锋所在公司“数字王国”,线上新媒体直播权则为腾讯视频Live Music。 因为定价过高,演唱会票务一度出现崩盘迹象,在媒体报道之后,相关媒体公司特地“辟谣”,表示门票正常销售,不存在黄牛、天价和崩盘问题。但事实是,30号晚上当天,现场前排C区不少位置一度大面积空缺。
(开场前半小时现场图)
(临近开场C排空缺) 这种上座率,哪个利益分割方还能赚钱? 先看主办方。 一个是舞美成本。五月天“Just Rock It”演唱会舞美成本为1亿元新台币左右,票价为355元起;周杰伦的“地表最强”演唱会舞美成本在3亿新台币左右,atv直播,票价为500元起;而根据演出市场人士向PingWest品玩表示,金牌制作人梁翘柏通常市价是数十万元/场,而据说此次为王菲做音乐总监的张亚东价格在800万/场 (亦有相关方表示否认,称没有那么多),从王菲“幻乐一场”的舞美设计来看,“就算是加上王菲和其他嘉宾明星的化妆费,乐手劳务费,总费用也不会超过2000万元”。 一个是专业支出。音乐行业人士估计,由于此次王菲演出价格本身就很高,而王菲与经纪人陈家瑛的分成共计也在2000万元以上,至于200万元左右的场地费,顶多算一个零头。 林林总总算下来,这场演唱会的成本约4000万元,那么如何盈利? 一个是票务收入。在满座、全款售出的前提下,这场演唱会的收入应该在4000万元。而我们从可靠消息得知,入场听此次演唱会的人数 (含赠票、安保等)在9000人左右,上座率也不过70%左右——最最重要的是,演唱会赠票非常多,包括艺人亲友团、安保 (对普通一场的安保票要200张以上,有做线下演出的音乐机构负责人对PingWest品玩表示,他们某次音乐会巡演票有20%都给了公安消防部门)及合作伙伴团体赠票等。大麦网的票不过800-900张,整个互联网渠道的票全部计算在内也不过2000张左右。 想通过商业渠道买票来弥补赠票亏损的最好办法,是通过黄牛加价。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