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就是家餐厅菜单的问题吗?老板自己觉得要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但是这么多选择反而过多耗费了消费者的脑力,最终降低了所有选项的吸引力。 而且,不仅仅止步于对这个事件的思考,还会进一步联想,还有什么事件和这个是类似的? 比如肯德基为了方便选择,菜单只有20多道菜,甚至还推出了套餐来简化选择。 再比如很多互联网公司越来越喜欢“单品爆款”而不是“机海战术”。 这就比很多人粗浅而过的思考前进了很多,了解了之后要真正应用于实践,才会发挥作用。 在清华的一次募捐的时候,原先的文案是:「有一个XXX公益项目,请支持一下,捐一些钱吧,多少都行!」 但这种捐多少都行会造成「决策瘫痪」,在犹豫之后就不会再继续捐钱了,于是文案就改成「捐10块钱吧,帮帮这些孩子」,结果募捐的数量大幅上涨。 你看,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生活现象,被他如此深入的思考,找到背后的原理和规律,并最终应用在生活中。 用他的话说是: 很多人可以容忍生活中的奇怪现象和模糊性。在他们眼里,世界已经变得如此熟悉,所有的事情都可以见怪不怪了。 但是我却无法容忍这种模糊性和一知半解。 一般人只能感觉这个文案「不好」、「没感觉」,而李叫兽能够条分缕析地拆解开,告诉你到底是哪里不好,怎样可以变得更好。 所以,同样是每天都在工作学习,他的进步速度就比别人快很多,也能够看到很多一般人都看不到的角度。 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 如同李叫兽在职场上,第一次面试的不顺利,善于思考和写作的他,在刚开始做公众号的时候,也并不是很顺利。 李叫兽公众号早期的风格 在2014年1月有了做自媒体的想法,3月份开始正式启动,但不久就因为「毅力」不够而已失败告终。 5月份的重新启动,把此事设为「不得不做的计划」,然后就开始了比较稳定的更新。 在接下来的3个时间里,尽管每周更新一篇原创文章,但粉丝也就只有600多个。 这期间还做了一些线下的公开课,找场地去讲课,还遇到没有听众来,在花时间做成视频剪辑,有一些朋友还告诉他「做知识分享完全没有意思」,这期间也一直没有收到正反馈,甚至开始怀疑,自己还能坚持多久? 当时有些青涩的李叫兽在讲公开课 直到年底,第一篇开始爆发的文章是《月薪3000和月薪30000的文案有什么不同》,刷爆了营销界,开启了真正的快速增粉阶段,而这当中已经过去了快一年。 更讽刺的是,这篇火爆的文章标题,还是由网友帮他改的,原标题本身并没有直接引发刷屏。 不过,后续的发展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多篇文章持续爆发,很快他收到了非常多的Offer,其中就有周鸿祎给他发出了邀约,请他为360提供一些咨询。 不追热点,每周一篇 自媒体有这样一句话,「热点是自媒体的春药」,每当有重大热点事件出现的时候,公号狗就精神抖擞地开始猛追热点。 客观来讲,从新媒体运营的角度来说,追热点确实是一个很重要的技巧,因为热点所带来的关注和传播,会数倍地提高同样质量的文章阅读数。 比如王宝强离婚事件,创造了微信上1000篇十万+的文章,很多写此话题的公众号获得了高于往日十倍以上的阅读量,关爱八卦成长协会,因为一篇文章就涨粉30万。 所以追热点对于很多公众号来说,都是必做的重要工作。 不过,为什么李叫兽的公众号文章,就像一个准点的列车一样,从不因为热点的出现而变动呢? 我想着这也肯定是其深入战略思考的决定,我猜想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 追热点深度不足:追热点要求时间很短内写完发出,这和李叫兽所倡导的深度思考是有冲突的,一旦发出去的内容深度不够,会破坏以往的专业形象。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