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注:本文为易到创始人兼 CEO 周航为虎嗅“我在 2016 学会的最重要的事”策划的撰文,在今日头条文章中节选了部分发布,以下是文章全文。 转眼就到了2016的尾声。 早在几个月前,我就曾与教授约定,想找个时间和他谈谈,促膝长谈那种,聊聊我当下的状态和一些思考。 在一个湿漉漉的深秋之夜,我和教授如约赴了这场谈话,那天我们绕着西湖在杨公堤畔散步,说起了这几年我自己的经历、当下的状态以及我关于未来的想法、困惑。教授静静的听着,间或给我一些回应与指点。 毫无疑问,在一系列旋转、上升与更迭之后,现在的我,肯定是想获得有舒适度的空间去自由调整一段时间。这个想法,是我当下发自内心,最想做的事。 那晚,我们探讨了很多可能性,这其中就有一个:比如,我不想背负很多人的“期望”。大家说“你正在想什么?”,“周航你一定在酝酿一个很大的事情”。每每听到这些满怀期待的发问,我会告诉大家,目前还没有(况且,搞大事情也并不能一蹴而就潦潦草草),我当下就是全身心的放空状态,真的。可能有一些朋友觉得,我这么说显得敷衍,但其实不是。这是我当下非常真诚的状态和回答。就同大家一样,在生活向前向上汩汩流动的某个阶段,你和我都是真心是想要彻彻底底的完全放松一次的。而现在,对于我,正好是对的时间。 我原来的想法是,也许我需要半年的时间,最多一年,要让自己彻底放空,好好做一下调整,来一场全身心的Spa。在这期间,我可能会很任性的做一些自己真正想做而一直没做的事,又或者,去过一些自己想过的生活。 教授听后很是支持,“你应该去好好调整一下”,他说,“不如先晃6年8年吧。” 啊? 我原先的预期,就只是6个月到1年,最多了。听教授这么一说我感到非常惊讶,6-8年,j2直播,那时我就50岁了。歇那么久,我岂不是要废了。如果当真晃那么久,那个时候,我很担心“重出江湖”之后,什么都干不了了。 惊讶感慨之余,教授拍拍我的肩膀,说“那有什么老?以后人都能活到120岁呢,你50岁时一点也不老。” 这样来看,50岁最多算中青年,心里突然好受了一些。教授这么说,我想他更多的是从乐观看待生物科技发展的角度去定义的,我也很乐观的相信,随着新时代生物科技的发展,我们这代人类的寿命长度一定会有突破。 但教授的话,同时也从另外一方面给我巨大的启发。这个启发并不是生物科技会让我们人类活到多少岁,而是,开奖,我们应该按照多长的时间宽度来活? 这是一个全新的人生态度。 在过去,我们长期所受到的教育,尤其是当进入互联网这个超快节奏的行业领域后,一切无不在告诉我们,你必须“只争朝夕”。恨不得,把一天当作两天来过,在这个“围栏”内奔跑的所有人,都有着超高的生命效率与人生浓度。 多年前,我也曾是做传统行业出身,如今也深度体验过如火如荼。常常会和同事、朋友聊起互联网这一行,大家普遍的共识是,这里的1年,顶其他行业10年。这很棒,你的所有都凝结在这里,是超高度浓缩的人生体验。 鉴于此,在过去我们就理所当然的认为,只争朝夕、争分夺秒、拼命向前… 更高、更快是一种理所当然的“正确”。还有更多人会惯性的以为,这个行业只属于年轻人,属于那些活跃的新新人类。 我们都害怕自己老去,对我而言,随着年龄增长,这种压力和困惑其实也是越来越大的。但同教授这一次对话却让我有了全新的认识: 一个人的老与不老该如何去定义? 如果你认为,在某个年龄,就只能做那个阶段“该做”的事,那这本身就是一种“老”的表现。还有一种反之的状态,就是超越年龄、忘记年龄,随时都可拿起放下做任何想要去做的事,直到生命的尽头。那或许才是一种真正的,好的状态。 也就是说,如果我有幸可以活的更长,90岁的我也许还可以任性的做我想做的任何事,而不受年龄的羁绊,更不囿于思考的桎梏。超越年龄,意味着我再也不需要受任何年龄的限制,而让自己时时刻刻去陷入到来自时间的巨大压力。 一番思索,竟让我豁然开朗,一下子放松了下来,这感觉太美妙了。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