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晨到40公里开外的广州亚运城参加了2017年微信公开课Pro,之所以跑这么远去参加,除了微信有邀请之外,主要是因为一年一度的公开课Pro能看清微信的最新动向,还有,在这个大会上不出意外还能看到中国最牛的产品经理张小龙。 在等待一个小时之后,张小龙现身,朋友圈不少人吐槽张小龙以及微信团队的公开演讲能力并未见长,最后一位妹纸甚至紧张到话都说不清楚,但从整个公开课Pro还是能看到微信的许多想法的,张小龙超过1个小时的演讲大家听得聚精会神,看来稀缺的优质内容从来不在乎表达形式。 那么,除了小程序之外,微信公开课Pro还给我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象呢? 第一,关于微信的克制。 之前我在多篇文章中赞颂张小龙的克制精神——微信可以做很多事情,但微信没有做,一直围绕用户体验为中心,中国很少有互联网产品能够做到这一点,自制力是稀缺的人品,尤其是对于产品经理来说。然而,张小龙却说微信并没有克制: 我当时听到这样的评论是有一点点惊讶,因为克制这个词从来没有在我的脑袋里面出现过,如果说做一些事情我们要求自己很克制的话,那是一种什么样行为?那是一种自我压制的行为,但是我并不认为我们在做这样的决定时我们要自我压制,或者说自己切割掉我们很多想要做的事情,那不是一个很好的状态。 而微信的产品考虑只有一个:合理性,至于什么是合理,这个有很丰富齐备的产品理论,微信的定位是“有效的工具”,基于此,张小龙说很多想法, 要么在做之前觉得不合理就被否定了,要么在验证之后还没推出就被否定了。总之,微信不是为了克制不让产品变得臃肿,克制是我们看到的现象,不是原因。 第二、关于微信的定位。 微信有许多title,国民App、超级App,微信做个小程序有人评论张小龙要干掉苹果(呵呵),微信朋友圈增加个搜索功能有人说它要干掉百度(呵呵)…微信被神化了,但张小龙表示,微信很简单,就是一个工具,不是什么平台。 这是一个非常宏大的目标,我并不认为一个工具是一个很低层面的东西,事实上人类从原始人进化智能人类的过程,就是因为人会制造工具,我们所用的绝大部分的产品本质上来说都是工具,但是工具有好坏之分,能够做一个非常好的工具其实难度是非常大的,但是如果说我们要做一个平台,我会不知道我们要做什么? 这一思想翻译过来可以说是“少即是多”,有的产品上来就抛出一个很远大的定位,创业者要做平台,小公司要做生态,故事很大,实际很虚,一些大公司将平台、生态挂在嘴边,在战略层面是对的,但产品还是要回归用户需求。张小龙全程演讲几乎没提到“体验”,但微信确实很重视用户体验,而细化目标其实就一个:让用户更有效地完成任务,这是好工具的唯一标准。 第三、关于微信的去中心。 张小龙在今天进一步明确,微信的去中心化思想。 微信公众账号没有入口,过去没有以后也不会做分类排行导航(第三方做得风生水起,生意还不错);小程序没有集中入口,没有应用市场分发中心。“我们认为应该没有一个中心入口,是去中心化的形态,所以我们也不会做小程序的分类、排行、推荐。” 微信的去中心化与最近被讨论得很多的“基于算法的内容分发”有本质不同,算法看上去是去中心化,其实不是,因为算法是人操控的,而且,现在算法类资讯平台都在引入编辑模式。微信是完全依靠朋友圈社交推荐,每个人都是筛选器、过滤器和推荐器,张小龙认为,社交推荐可以规避算法推荐的不足。 第四、关于微信的弱运营。 运营层面微信在去中心化,弱化运营。支付宝AR红包玩得火热想要扳回一局,大家都在看微信怎么应对,张小龙宣布:微信是一个工具,不应该做太多节日运营,不应该到了节日就长得不一样,今年微信不会做任何红包活动。事实上,许多产品喜欢玩的“节日换个主题”、“启动页面加个Doodle”、“给logo戴个圣诞帽”这样的事情微信也不做。从这也能看出阿里是运营驱动的公司,腾讯则是产品驱动的公司,阿里成功运营了双11,腾讯却没有属于自己的节日。 第五、关于微信的取代者。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