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化给了我们被萌到的快感来保护宝宝,我们却用它激励自己上网搜猫片——这是现在我们对“萌”这种感觉的标准解释。
meow~~ 准确地说,萌这种感受来自人们对婴儿的爱:人们认为大而低的眼睛、鼓起的面颊、短而粗的四肢和笨拙的动作十分可爱——这使成年人看到任何宝宝的时候,自然地放下戒备、提供关爱。这一观点最初来自康拉德·洛伦兹(Konrad Lorenz)1943年的一篇著名论文。后续的行为科学和神经影像科学研究也显示,当人们看到萌萌哒图像的时候会作出快速的神经反应,随后激活大脑中更广泛的区域,这些区域与玩耍、同情以及其他高级道德过程相关。
我可爱吗 o???? .? o???? 但洛伦兹恐怕想不到七十年后的互联网上会有这么多萌物的图片和视频,而稍有常识的人都会发现,这些萌物里面真的是婴儿的东西万中无一。 说好的萌是为了保护宝宝呢? 演化似乎并没有在我们的大脑中给萌辨识规定一个界限,比如说,规定只有自己的宝宝或者其他人类的宝宝能唤起“可爱”反应。在这件事情上,人似乎过于滥情了呢。
萌吾萌以及他人之萌 只要是大眼睛小圆脸软软毛毛的小东西,都会激发人类的同情。洛伦兹对此的解释是,存在着某种“超常刺激”:一种比自然情形远为显著和突出的刺激。 在他们的经典实验中发现,鹅妈妈在面对排球和蛋时,会先把排球拖回去孵,因为排球比真的鹅蛋要更白、更圆也更大。排球实际上是一种“超常刺激”:对鹅妈妈来说,它比真的蛋更像一个蛋。
“请问,你看到我的排球了吗?” 在“可爱领域”也存在这种超常刺激。“婴儿般的”明亮大眼、胖胖圆圆的小脸和更短的下巴,直接跳过我们认知系统中与任何真实婴儿的关联或者经验,一路点燃了伏隔核——这是我们大脑中负责奖赏机制的一个关键区域,它包含能够释放多巴胺的神经。研究假设,伏隔核会被超常刺激所激活,并且让人们把注意力集中于这些刺激,而有实验支持了这一假说:研究者发现,当呈现经过超常处理的婴儿照片(更大的眼睛和更粉嫩的圆脸)时,atv,受试者认为这些婴儿比真宝宝们更可爱,而脑部成像也显示,这些超常图像同样可以激活相同的大脑区域。
从这个角度来说,“被萌到”是一种天赋能力,我们的大脑会对可爱的事物作出积极正面的反应,并体验愉悦与温暖。 独萌萌,与众同萌,孰萌? 不过,在今日世界里,仅仅生物学的证据并不足以解释人们对萌信息的广泛反应。大量萌点成谜的玩意儿现身社交网络,人们发明了各种新词形容他们的萌点:“hhhh丑萌丑萌的”“暴力萌”“软萌”“蠢萌”或者实在搞不懂萌点在哪儿就“蜜汁萌”拉倒。如果我们接受了脑科学的证据和结论,问题仍然存在: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是如何把对宝宝的情感扩大到如今涵盖了虚拟角色、社交网络形象、遥远而陌生的物种乃至宇宙万象的呢?
除了本宝宝,世上竟还有其他萌物,宝宝想不通。摄影:球球 这是一个涵盖了文化、社会、商业和生物学的巨大课题,也是一个冉冉升起的新领域,它的诞生颇有些文化冲突的意味:东京学艺大学的文化研究学者约书亚·保罗·戴尔(Joshua Paul Dale),发现自己生活在一个到处都是萌物的世界里,他被萌得不行不行,终于有一天拍案而起(?),推动“可爱研究”成为一项研究方向。
摄影:喵呜不停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