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三心二意”是天性,毕竟时间和注意力有限。墨迹天气做的,就是把自己产品吸引来的用户注意力,打包卖给广告商。通过独特的功能、优秀的页面设计,墨迹天气确定吸引到海量的用户,但用户的数量和注意力并不总是成正比。 以搜狗输入法为例,作为同样用户数破亿的工具类应用,搜狗目前的主要营收来源还是为各类浏览器导流,然而受制于用户对导流信息的关注度低,导流的效果并不显著——毕竟用户利用输入法实现单一需求时,并没有太多的注意力余裕去获取导流信息。同样的效果也作用在墨迹天气上, 2 分 17 秒的停留时长不足以让用户看到足够的广告信息。 此外,一般的媒体平台和社交平台能玩转广告的优势在于,用户在这类平台上获取的信息量更大,停留时长也更久,而且这类平台通过长期的主动信息输出累积客户对平台品牌的信任感,让广告传播效果更好。但墨迹天气这类的工具类平台很难对用户形成类似的信任感,不具备这方面的优势。 总的来说,墨迹天气本身的工具 App 属性与其依赖广告的营收模式的错位,形成了一个致命短板——用户数量和活跃度的轻微动荡,都可能直接威胁到公司的生存。 这种“看天吃饭”的赚钱方式,对于一个上市公司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 其他尝试:硬件、社交化、电商化都不乐观 营收方式的隐患,墨迹天气很可能也已经意识到。但是和新浪推出的天气通、雅虎推出的雅虎天气、最美天气等竞争对手一样,墨迹天气并没有太多的变现方式可供选择,依赖广告可以说是一种无奈选择。 墨迹天气也不是没有尝试过其他的营收模式。 硬件方面,2014 年墨迹天气就开始研发并销售监测室内外温湿度、空气质量、气压等监测功能的智能家居设备“空气果”,希望通过软硬件结合的方式,承包室外天气探测和家居环境空气探测。
然而“空气果”在小米空气检测器等对手压力下,没有展现明显的竞争力,墨迹天气招股书显示,2014年、2015年 和2016 年上半年,智能硬件销售收入分别为 222.38 万元、224.18 万元和 121.02 万元,占比分别为 4.97%、1.79% 和 1.13%。 墨迹天气甚至尝试推出天气电商“墨迹商城”,希望迎合国人对空气质量和气候变化的关心,加上自己的用户积累,直接销售空气净化器、口罩、健康饮食品、户外衣物等,但也因为市场定位过窄而反响寥寥。目前“墨迹商城”还存在于墨迹天气的 App 里,但已经转变为其他品牌和平台导流的页面。
几乎所有工具类 App 都有的“社交梦”,墨迹天气也做过,比如天气时景社区——一个让“墨友”(墨迹用户)以图文形式分享自己所在地方的天气和环境状况,互相交流的社群。 墨迹天气的设想是,利用定位和图像识别技术,用户上传到时景社区的图片为墨迹天气 App 增加遍布全球的天气纠错员,后台智能识别根据照片信息自动进行天气信息校正。然而天气时景社区又是一个“听起来很美”的尝试,毕竟天气这个话题社交属性实在太弱,这个社区的交流方式非常勉强。
对于工具类 App 开发公司来说,一直存在一个发展悖论:通过单一功能业务吸引用户后,需要开发更丰富的功能才能拓展增收,j2直播,但因此造成的 App 臃肿化又容易让用户大量流失。 在这种尴尬困境中,墨迹做过的上述这些尝试都难称得成功,而继续吃工具类 App 的“青春饭”——广告,似乎成了最现实的选择。 美图也好,墨迹也好,工具类 App 都在考虑通过把人聚在一起来变现,张小龙口中的“好的产品用完即走”在营收压力下轻如薄纸。 但美图的产品逻辑还可以转化为“我看起来很美,想向大家分享我的美”,但墨迹的产品逻辑很难诠释为:“天气很好(或不好),我想和大家分享天气”。 这难免让人想起一个常见又容易遗忘的事实——当你没有话题可聊时,天气才是最好的谈资。 题图自:9ht 刘 浩南请指教~工作邮箱:[email protected] 邮箱2 #欢迎关注爱范儿认证微信公众号:AppSolution(微信号:appsolution),发现新酷精华应用。 爱范儿| 原文链接· · 新浪微博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