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2O大面积死亡,并不能归咎于资本寒冬,他们自身模式也暴露出不同程度的问题。易观分析师孙梦子在此前接受懂懂笔记采访时曾表示,业即使没有资本寒冬,O2O领域也应该深刻总结和思考了。 活得长,比长得快重要 总体来看,O2O死亡的通病主要有以下四种: 其一,低频次伪痛点。 对于O2O来说,消费频次十分重要,即便是利润很高的领域,用户很少使用,也会面临很严重的问题。比如婚庆O2O,虽然婚庆整体的市场规模不小,但这个行业的需求频次很低,而且也无法提高用户粘性,这种O2O想活下去真的很难,酷结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其二,同质化严重。 由于O2O门槛比较低,即使没有多少行业经验的人,也可以在短时间内进入某一领域。比如家教、餐饮、洗车等,而最鲜明的例子当属生鲜O2O。该领域不乏明星企业,如天天果园、果食帮等,每家所能给用户提供的都是果蔬、肉蛋类商品,并没有明显的差异化核心竞争力,无法给用户提供非选其中一家的理由。如今,果食帮停业,天天果园门店关闭。 其三,盈利模式不清。 O2O各领域有超过一般的企业都没有清晰的盈利模式,甚至将融资的钱烧光都找不到盈利点,这也导致了O2O企业B轮死C轮死的窘境。烧饭饭创始人张志坚曾对懂懂笔记表示,“烧饭饭”错在把钱烧在了不痛不痒的地方,而没有用钱来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为自身的长远发展烧出前路。最终,烧饭饭也没能找到清晰的盈利模式。 其四,资金链断裂。 投资人对于一家初创企业来说至关重要,有一种“成也投资人,败也投资人”的感觉。刚刚拿到投资的O2O企业,很容易陷入盲目扩张的陷阱,还没有实现盈利就将拿到的钱都挥霍一空,往往这种情况也会导致投资人的反感,不愿继续投资。汽车O2O博湃、教育O2O为艺等,都是因为资金链断裂而关门。 持续了两年左右的O2O创业热潮之后,经过轮番厮杀战场上已经堆满白骨,最终留下的只是少数。实际上,O2O是一种商业模式的创新,线上与线下的结合存在着现实环境的可行性。 只不过,伪需求和伪痛点的挖掘及误区,让大量O2O失去活力。能活下来的项目,是要看这个O2O能否为用户提供真正有价值的服务,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找到合理清晰的盈利模式。有业内人士给O2O创业者一个建议:活得长,比长得快重要得多。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