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假设有一个叫Martin的美国人具有和马云完全一样的能力,但他生在1957年的美国,那会发生什么?他也许会是一个很优秀的教师,也许是一个做国际贸易的商人,甚至也可能会竞选美国总统,但他应该不会是一个科技行业创业者。那是一个属于硬科技的年代,那时那刻商业模式的创新并没那么重要。 回到1957年 1957年9月18日美国科技界发生了一件影响极为深远的事情,抱着满腔热血投奔晶体管发明人肖克利的八个天才人物(其中就有摩尔定律的那个摩尔)集体从肖克利半导体实验室“叛逃”出来,另起炉灶创立了仙童半导体公司,而后硅谷才逐渐成形,也才有了后面鼎鼎大名的Intel等公司。下图列举了由仙童半导体孵化出的一系列半导体公司: 1964年4月7日IBM推出了大型机System/360,这无疑是一款划时代的产品,在这款产品之前,指令集和计算机是绑定在一起的,每当用户换一种新型号的计算机,就需要重写自己的应用程序,而System/360则在指令上向后兼容,应用基本上写一遍就行了。这看着好像也没什么,但是当年这样一种系统的研发费用约50亿美元,万幸IBM赌赢了,到1966年每月这种大型电脑售出近千台(每台250~300万美元)。 1977年6月,Apple推出了一款大获成功的个人电脑Apple II,Apple II最初的售价约US$1299,一直销售到1993年,总计销售了约5~6百万台。 1995年8月24日,微软发布了一款全图形界面的操作系统Windows 95,一举奠定了自己在PC操作系统市场上的地位。时至今日,Windows操作系统上的各种元素也与Windows 95并没有本质性差异。 此后IT行业的发展越发的迅猛,1998年成立的Google,2004年成立的Facebook等陆续开辟了新的应用和商业模式。 单纯看这些关键节点上的事件似乎没有太大意义的,但如果我们跳出具体的细节,那在上面这些标志性事件的背后可以清晰的看到这样一条发展脉络:硬科技(半导体)→硬件产品(大型机、个人电脑)→软件产品(操作系统、搜索引擎等)。硬科技有的时候也被称为Enabling Technology。半导体和集成电路可以看成是整个电脑时代的Enabliing技术,而硬件产品则搭起技术和应用间的桥梁,一旦硬件产品形成通用硬件平台出现,那软件产品就会大幅崛出现Windows这样的统治型2C产品。 所以Martin在1957年会有点尴尬,他也许很想成为创业者,但在一个硬科技主导一切的年代,他缺很难找到合适的机会,因为Martin很可能连晶体管是什么,到底应该怎么用都说不清楚。 大时空视角下的互联网 把互联网放回到上面说的时空脉络下就更能看清它的角色和限制。BAT并非凭空而来,而是IT技术累计50年发展最终结果。当通用计算平台(电脑、手机)和基础设施(拨号、ISDN、宽带、3G/4G/5G)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后才可能有微信、O2O这类产品出来大显身手。这些产品的成功至少需要两个前提:一是时代的趋势到了,直播,互联网的雏形1969年就出现,好处也显而易见,那为什么直到2000年前后才变的火热?其次才是产品狂人抓住刚需点迅速崛起。不同的时间点有不同的主角,乔布斯和沃兹尼克在1957年是做不出来Apple II的,而比尔盖茨在1977年也开发不出来Windows 95,同理把张小龙扔回1984年柳传志进行创业的那个年代,他也估计做不出什么太厉害的产品。这种发展的内置次序可以被加速,但很难被打破。这似乎是显然的道理,但其实非常容易产生认知错乱,并引发极其可怕的后果。举个例子: 国内最顶级的咨询机构在给一家顶级IT公司做咨询的时候曾经认为VR最大的机会点在于应用商店,公司应该花足够多的钱树立后端内容优势,最终把应用商店装到不同的VR产品中去。这在VR火热的时候绝对是比较有代表性的想法,很多大公司也确实按照类似的思路来运作自己的VR事业。这种打法的根源也不难理解:大家发现应用商店是移动互联网里变现最直接的一环,那样的话一个公司为什么要花那么大力气做前端的产品,而不是直接做投入小,产出多的应用商店呢?既然有终南捷径,我为什么要十年寒窗!当互联网式思维方法惯性足够大时,这想法非常自然。但实际上相当于把乔布斯推回到1957年去做Apple II,把比尔盖茨推回到1977年去开发Windows 95,可实现性极低。硬科技要素的成熟和新一代硬件产品成为通用技术平台都需要一个逐步成长的过程,当这两者都在成长过程中,先摆好姿势等着收获软件应用商店那就必然要面对这样三个核心问题: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