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台开奖现场直播 j2开奖直播报码现场
当前位置: 新闻频道 > IT新闻 >

码报:【j2开奖】2016盘点之云计算:互联网巨头们的多维战争(2)

时间:2016-12-06 02:17来源:香港现场开奖 作者:118KJ 点击:
同样,在中国云计算厂商进入海外市场时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比如说阿里云在不久前相继起用了位于澳大利亚和中东的数据中心节点,依然要遵守当地的

  同样,在中国云计算厂商进入海外市场时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比如说阿里云在不久前相继起用了位于澳大利亚和中东的数据中心节点,依然要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并和本土的运营商进行合作。这也就指出了另一个问题,在全球化的趋势下,云计算厂商们还有面临本土化的竞争,比如阿里云在中国的市场份额高达30%以上,同期亚马逊和微软的市场份额却在5%以下,还要面临来自腾讯、百度、华为、网易等厂商的“威逼”。一则加剧了云计算的竞争形势,另一方面也为网易、京东等云计算领域的新势力留下了足够的成长空间,至少现阶段撇开了活跃在亚马逊、微软等云平台上的潜在竞争者。

  其二,中国企业仍是“全球化”的金主。

  亚马逊、微软等不遗余力的进入中国市场,可以看出其对中国市场这个大蛋糕的珍视,毕竟无论是中小企业数量还是市场规模,中国市场都已经不可忽视。从实际动作来看,微软目前在中国市场除了Azure作为基础设施云服务,Office 365俘获了国内的跨国企业、大中型企业、中小企业、创业者以及个人用户,且已成为营收的重要来源。这也就不难理解甲骨文和腾讯云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与阿里云合作来销售其云服务的原因所在。

  对于阿里云、腾讯云等筹谋海外市场的玩家来说,中国企业仍是其早期主要的目标客户。从大环境来看,过半大中型企业开始布局海外战略,这类企业在海外市场同样有着云服务的需求。相比之下,在支付方式、母语沟通、业务响应、法律法规、成本控制等方面,中国的云服务提供商似乎更受青睐。这是国内云计算平台的优势,却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对于中国云计算厂商来说,2016年是全球化起航的“元年”,也给出了警示,不只要进行数据中心建设,品牌营销和合作伙伴是中国厂商更大的短板。

  可以肯定,2016年将是云计算全球化竞争的开局之年,且这场竞争绝不仅仅存在于巨头之间。当亚马逊和微软在中国站稳脚跟之后,类如Salesforce、甲骨文等PaaS或SaaS服务商同样会进入中国市场。同样一旦阿里云、腾讯云等在海外掠夺到一定的市场份额,除了和当地的云服务厂商合作,在国内平台上积累的优秀合作伙伴也将对外输出。即便是网易、京东、金山等当前将精力聚焦于国内的云厂商也应该居安思危,不仅要在技术和服务上形成无可取代的竞争门槛,还应该在云计算竞争白热化之前的时间窗口内扩展业务范围,并积累足够的忠实用户。

  选择和趋势背后,云计算仍有这些不确定因素

  2016年注定是中国云计算发展的一个分水岭。在此之前,国内大多数企业对云的认知仍处于雾里看花的阶段,诸如公有云和私有云之争、个人云服务的一哄而上又一哄而散、挂着云计算的招牌做IDC生意,如此种种。在此之后,国内云计算市场仍有很多不确定因素。

  首先,云计算的“标准”之争。

  关于云计算的标准,几乎在云计算出现的同时就在不断争论,不止于技术标准,还有服务标准。遗憾的是,不管是OpenStack、Eucalyptus还是在2016年崭露头角的Docker,来自中国的云厂商所扮演的都是开源技术的使用者。

  即便如此,2016年出现的一个典型现象就是可能形成的“新标准”成为云计算领域初入着的重要武器。以Docker为例,虽然2013年开始在开源社区就已经大火,2016年在国内的发展正式走向高潮。类如网易蜂巢等将容器云作为新一代云计算基础设施,此前对容器并不关注的阿里云也开始向Docker倾斜,Docker技术母公司在今年云栖大会上的亮相也宣布了二者的相关合作。而随着云计算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新技术的不断出现,未来颠覆云计算格局的除了资本和规模,还有可能是新的技术和新的标准。

  其次,云计算的理念之争。

  《冬吴相对论》的吴伯凡对中外云计算有过这样一段描述:“国内企业还是在原有产业和技术框架下理解云计算,没有意识到云计算是一种整体生态和全物种的突变式进化。”诚然,在国内云计算阵营中,运营商们已经逐渐习惯了“管道”的身份,华为、浪潮、联想等在云计算方面的声音越来越大,可外界最多的印象仍是出售服务器等硬件产品的IT厂商,那些看起来最不安分的互联网巨头们会是“破坏者”吗?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