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密交流,不会背负「标签化」的压力。因此更加适合展现自我。「日记」原本是个人空间,而「交换」动作,则让这个空间开了一扇窗,足以让人探头出去看看外面的风景。假如景色诱人,出去走走也未尝不可。 和菜头几乎花了半年的时间,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槽边往事」里实验「交换图片」这个充满行为艺术的游戏。9 月份,他推出了「图友」这款交换图片的产品。这个游戏的规则只有一个:你换出的一张图片,必然会随机收到别人的一张图片。 在《第一百万张图片》推文里,他总结了之前自己与参与这个换图游戏的人之间的种种过不去。比如说,他希望大家不要总以为照片都是他自己发的,不要老发自拍,不要老发宋仲基,等等等等。 最后,经过了艰苦的抗衡,他终于意识到,其实「交换图片」的意义,不在于发什么,而在于: 对于我来说,最重要的事情是:我发出去的每一张照片,都一定被某个人仔细看过,而对方也很有可能立即回复我一张照片。在文字之外,我们竟然建立了某种奇妙的联系—我们彼此知道对方的存在,知道对方在做什么,但不用说一个字。 而「交换日记」也一样:让网络存在一个空间,让你可以自如地自说自话,但不必担心旁人的有色眼镜,还有种种脸色。而别人返回来的日记,你也只需要看看就算了,不必隆重对待,这样让别人反而不知所措。就好象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挥挥衣袖,不带走一篇云彩 3这个世界就是因为充满种种刻意,才会让人感到无比艰难。在「交换日记」这款产品里,就是不能刻意。因为刻意就意味着你手里拎着 8 公斤的麻袋,还让别人一起拎着这个麻袋。 和菜头在《第两百万张照片讲述的故事》里提到,有的用户对获奖的那张照片提出了异议,觉得照片拍得不够好看——逻辑是,不好看不能拿奖。而和菜头则亲自采访了这名用户,让他写出了这张照片的故事,原来是他与她的牵手。 于是,和菜头在文章里总结道: 我知道,对于有些人来说,觉得收到的照片如果没有自己发的那张漂亮,就会感觉自己“亏了”;对于有些人来说,他们把一切都视作是竞争,是挑衅,是比较,所以经常留言告诉我说:你那里的天空那么灰暗,你也好意思贴出来? 如果是以交换美图为目的,那么大家可以去各种网络图库就够了,500PX 上的图片比我这里漂亮不知道多少倍,来我这里干嘛呢?如果是以一较高下为目的,那么我想问一句:等你到了火葬场之后,要不要比一比自己的骨灰和邻炉的哪一个更多?你赢了的话,你打算怎么庆祝?拿什么庆祝?骄傲给谁看?鬼吗? 每一张图后面都有它自己的故事,有摄影者当时的心情。在这个世界上,对于普通人来说,最珍贵的不是漂亮的图片,而是心有所动时,世界必有回应。交换图片最早的想法,是让每一个愿意发一张图片的人,必然会得到一张图片作为回应。而在这张图片的后面,必然有一个活生生的人。所以,你在发图一瞬间的心情,你的故事,总有人会看见,不会让你孤零零对着这个世界呼喊,却根本没有回声。 「交换日记」不必刻意。但是,是否要像和菜头那样子设计「换图游戏」那样:每发出一篇日记,就一定会随机收到一条日记呢? 聊到这个问题,我发现,「日记」毕竟与「图片」不一样,它要比一张图片具体多了,也沉重多了,也私密多了。如果只是「交换图片」,很多信息虽然包含在这张图片里,却不必跟别人解释什么。因此它可以随机交换,因为图片本身需要「解释」,只有随机换到的另外一人,感兴趣了才会偶然间相互搭理一下(其实不搭理才是常态)。 而且,记录「日记」的动机,首先还是记录自己,满足隐私。那么,有些日记是愿意跟别人「交换」的,但有的却不。所以,可能在一个「交换日记」的产品里,一篇日记有 2 种状态,一种是可交换,一种不可交换。 不可交换的日记,永远自己才能看到。而可交换的日记,在「交换」了之后,可以让你看到别人的。这样,在记录日记的同时,不会时刻背负着曝光的压力了。 4
有趣的事情,会发生在日记被交换了之后。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