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你一样,看完《你的名字。》之后,我交口称赞细腻画面和时空交错的剧情。不过,接下来我要写的,不是影评。 真正喜欢一个东西的人,就好象陷入热恋的恋人一样,每时每刻他都能够联想到对方。不能错过一个发现好玩产品的机会,就好象恶魔的暗语,深刻嵌入我的 DNA 密码里。 即便是看电影,也一样,可能每一部电影里,都存在着提出新产品的角度,尤其是那些让人在电影院里忍不住飙泪的电影。而《你的名字。》里,在我看来,也同样埋藏着新产品的优美线索。 它,是什么呢? 如果没看过电影的,我可以简单介绍一下是怎么回事(放心,不会严重剧透):某一天男女主角发现他们交换了身体,进入到相互的生活圈子里。而且这种交换身体的事情,一个星期会发生 2、3 次。为了让生活可以正常地过下去,他们采用了「记录日记」的方式,相互告诉大家这一天,他们各自做了什么。 《你的名字。》的剧情很适合高考命题作文:《假如有一天,atv直播,我和别人交换了身体》 交换身体,也意味着交换生活,一觉醒来发现「家」变了,父母变了,朋友变了,工作变了,同事变了。由于身体依然是另外一个人, 因此他们从一开始的惘然,逐渐地、越来越深入地了解到另外一个人的生活——他的幸福,他的烦恼,他的小欲望,他的癖好。 有趣的是,由于他们是不同性格的人,对不同的事情有着不同的看法,和处理方式。虽然身边人会觉得,怎么突然间好像变了个人似的,但又会觉得,跟往常不一样的 TA,「原来还有这样帅气/可爱的一面。」 交换生活,让他们深度了解另外一个人,而他们的行为,也影响着各自身边的人对自我的评价。交换日记,则让他们可以好好对话,对各自的生活提出自己的看法。奇妙地,深入地,缓慢地相互接受着对方。最后,他们忍不住去寻觅对方,相互成为对方的唯一。 所以,看完《我的名字。》之后,我在想,「交换日记」这种方式,是否存在长期的价值、场景,是否可以成为一种新产品? 1 首先,「交换日记」不是「朋友圈」。 朋友圈里面有你几乎所有认识的人,那些沉淀在通讯录里,但再也无暇回拨的那个人,对你而言只是 nobody。而在你朋友圈里的,大多数和你有着共同的背景,比如说我,因为一直混在科技圈,所以朋友圈里的人很多是和科技圈有关的。在「熟人社交圈」的影响下,我发朋友圈的时候,动机不是为了跟别人分享自己的心事,而是希望获得别人的认可。——朋友圈,也是另外一个名利场。 「朋友圈」其实是半公开的圈子,毕竟微信用的人那么多,很多人不是因为「私人关系」而加,更多是因为「工作关系」而加。在这样的情况下,朋友圈发什么,就得顾虑别人的感受了。尤其需要注意公开身份下的一言一行。 毕竟大部分人都不是你的「知己」,他们只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去里理解。 「日记」解决的,是人们没有私密空间,与自己对话的问题。因为社交媒体上,属于个人的空间太少了。所以,大部分的「日记」产品,不论是实体的,还是虚拟的(就是 app、网站啦那些),首先强调的是「私密性」。 而一款「交换日记」产品,它首先还是个「日记」。所以它不是朋友圈,不是拿着一个大声公广播。 2
「交换日记」和普通的日记产品相比,增加了一点点社交的元素。但是社交目的也有很多种,刚才分析的「朋友圈」里的社交,趋向于提高社会评价,提升自己的社会影响力。而有的社交,直播,比如三更半夜一个电话,却能聊到流泪。这种社交完全出自于你想找人倾诉心事,而对方也愿意听你倾诉心事。但相信我,可以无话不说的朋友,绝对不多。 「交换日记」要满足的就是这种「树洞」类型的情感需求。当现实中的点头微笑,变成了微信中的「在?」时,个人空间已经被压缩了。会有很多因素,迫使社交工具努力获得越来越多的用户,当用户越来越多时,网络的社交场合不再私密。原本私密的社交场合变得不私密,会有什么特征?典型的就是,当名字和个人签名里添加了大量公司、职位等公开标签的时候,互加好友要看名片的时候,这种「标签化」自己也「标签化」他人的场合,就会不私密。 所以,在网络上,属于「个人」的空间越来越少,可以让人无负担去表达自己的产品,也像大熊猫一样是珍稀动物。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