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家参与的动机可能不够强。为什么?我们看了Wiselike上面的回答,这些人的存活时间不会太长,中V自己在原有的领域里面得先成了V才会来,但是成了V,时间就变紧张了,属于功夫比较值钱,时间成本非常高,要在上面再回答一个人对你的提问,你的动力在哪里? 对比一下某乎,他上面真正专业的人士属于少数,留存也不会太长,而大量存在的是草根,在那儿博出位的,或者是一些自媒体,在那儿写文章。他们大多不是某一个领域的专业人士,而你一旦成为一个专业人士,你的时间成本就很高,再输出一篇万字长文,对你来说,成本就太高了。 我们在行的行家有没有人愿意输出这样的东西?一开始可能会有,但是不会有持久的效果,因为这个东西不能给他带来很大的收益,一平衡就很难持续了。 2.心智定位场景已经被占据 心智定位的场景不是特别鲜明,大家很容易拿它和知乎或者和新浪微博做对标,甚至和某些微信公众号做对标,这样就很难活起来。前面已经做成的这些知识分享社区都非常成熟了,我们再去推这个点会很困难。 3.太严肃,不够有趣 Wiselike的内容全是专业内容,专业到觉得不好玩儿了,在这么一个信息流这么快的时代,做的东西这么严肃,往往会把自己陷入到一个小众的环境里面,如果你想做一个流行的很多人喜欢的产品,就不能太严肃。 4.传播来源成问题,没有转发动力 别人愿意转发你的内容,一定是你打动了他心里的某个点,或者这个东西是超出他预期的,或者是好玩的,他才会愿意转。但是如果只是一个非常专业的内容,就没有一个很好的吸人眼球进来的方法。 5.这会是一个慢产品,慢等于死 事实证明,Wiselike做了一年多的时间,现在流量仍然不高,它是一个慢产品,慢产品在创业领域里面就会非常难受。有一个理论叫“大爆炸”,这个理论告诉我们,原来做一个产品可以花很多时间慢慢打磨它,但由于现在有了发达的互联网,发达的自媒体,发达的朋友圈,所有事情都会发展特别快,如果你慢慢做,还没火起来,新的东西就会把你覆盖掉,你就没有机会成功了。 当时我们就想出了这么一个结论:先不动,继续想。 虽然最后我们决定先不启动做这个产品,但我们觉得把这个事情继续往前推下去,继续收集,还是很有必要的。 2016年4月29日下午 决策时刻 4月29日,我们决定正式启动做分答。做这个决策,和我们之前获得的各种启发有关。 春节前,微信朋友圈有一个花钱看图的功能,很多人参与进来,玩儿得不亦乐乎,原来朋友之间互相骗点儿小钱可以这么有趣。接着是2月份下旬,我读了《必然》这本书。 里面有这么两句话,我觉得很受启发。一是“答案将变得廉价,而问题会变得更有价值”;二是“在免费过剩的时代,付费模式就包括了即时性、个性化、可靠性、可赞助”。你在百度知道上回答一个问题,回答你的人不一定靠谱,但是如果他是一个行业专家,通常这答案就是靠谱的。 3月初的时候,我们做了一次用户调研,用研告诉我们,用户在在行上下单的时候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就是不知道跟这个行家见面对自己是否有用。 到最后4月份的时候,我们看到了一个大弓的产品,在这个产品里,你可以向一个人提问问题,这个人可以用文字回答你,而且只有你们双方才能看到这个答案,大弓告诉我们,有用的信息,真的会有人愿意花钱去问。在微信里的轻小产品也会大有可为。 这个琢磨的过程就像一个拼图,你在之前担心的,没想明白的问题,经过半年的时间不断地琢磨,这个时候过来一块拼图,再凑一块拼图,每一个拼图出现就讨论一次,最后就有了所有的趋势。 用付费提问代替免费提问 语音比文字更有个性 内容需要可被二次消费 大的趋势是轻量级,在微信里做 有趣、出乎意料才能有传播性 4月29号那天决定坚决采取行动,我们拉了一个小团队,几个人租了一个四合院就开始干了。 一晚框架:1个产品经理 一日原型:3个产品经理 一个周末主体:1设计、1后端、1前端、1测试、1运营 一周业余时间完善 两天内测 一日引爆 从一个被否的创意,到半年持续不断的找拼图,最后拼出来,这就是我们的过程。 2016年5月底 初融入在行or独立品牌 到5月底的时候,我们又面临了另一个问题:分答到底是和在行合并起来?还是和在行分开? 在那个时候,我们分答的数据是呈爆炸性增长的,但是和我们在行的品牌是分裂的。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