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根据 Business Insider 指出,奥巴马在晚宴后的第二年,把制造业培训视作重点来大幅增加教育预算;也许,只要苹果愿意少赚一点、美国消费者愿意多付一点,美国人就能用美国制的 iPhone?但即使美国政府真的培养美国有足够的工程师,但美国人未必有中国人苦逼的拼劲(下图为富士康当时著名的“iPhone 女孩”),而美国人也许只能排队等着买缺货严重的美国制 iPhone。
根据 New York Times的资料,苹果在 2007 年研发第一代 iPhone 时,千辛万苦搞定如何切割强化玻璃后;富士康城的主管就在当晚深夜,唤醒数千名在睡梦中的工人,立即起床组装 iPhone。三个月,苹果销售第一个100万台iPhone。 试想想在美国,这会是怎样的一个画风? 虽然这种高度的“生产效率”,最终导致恶名昭彰的富士康 13 连跳,也使苹果后来被劳工团体冠以“血汗工厂”的污名。但暂且让我们排除了法规或道德的考虑,回想知乎里面各种段子:包括“有在华为工作的男友或老公是怎样一种体验”、“晚上 12点去创维半导体设计大厦,数数还有多少层还亮着灯”;明显可见中国人(即使是中、高层管理人员)的那种拼劲,绝对是每一代 iPhone 刚推出时所不能缺少的。 可是,尽管是各种“过劳死”或“连横跳”,每次新 iPhone 推出,仍然老是缺货。假如美国的 iPhone 美国造,苹果能不能在短期内,瞬间调动大量人手,大幅提升产能? 美国制造业有多大的益处? 好了,无论奥巴马也好、特朗普也好,他们搞出那么多的事,就只是想让制造业回流美国,改善美国的就业情况。不过,强逼苹果把 iPhone 的生产线回流美国,是否真的能有助美国的制造业发展? MIT Review Technology 的分析师指出:即使富士康要把工厂迁到美国,实际上组装部份需要的劳工,只占了苹果供应链里 160 万名劳工的一少部份;除非苹果把所有芯片、屏幕、相机元件,包括台湾、韩国和日本全球各地等供应链,一古脑的搬到美国,否则也不能给美国创造大量就业机会。
尽管我们假设苹果真的把芯片和零部件工序都搬到美国吧,在成本和产能问考虑下,苹果是不可能把“所有” iPhone 生产线都转移动美国。苹果只能像当年的 Mac Pro 一样,只有在美国出售的产品,才使用美国造的产品。苹果最近两年在北美的营收占整体的 36%-43%(上图),假设约 40% 吧,那就只有不到一半的生产线能回流美国,只能创造 60 万左右的就业机会(美国本年十月的失业人数约为 790 万)。 诚然,这些空缺有多少会真正成为“真正”的就业机会?也是个很大的疑问。
苹果把 Mac Pro 转移动美国生产后,大量使用机械人生产(上图);当中有快要被中国人成功收购的德国 Kuka,也有在中国设厂生产的日本 FANUC。而且,根据消息指出,目前 iPhone 7 生产线上,机械人就比人多,富士康的厂房在这四年来,工人数量少了 70%。 无疑,iPhone 的生产工序是不可能完全使用机械人;但如果 iPhone 真的要在美国生产?苹果很可能为了成本和生产效率,而更积极的引入机械人,进一步减低劳工的需求。搞不好,美国人到时只是快快乐地用着“中国机械人生产、美国本地组装”的 iPhone 而已。 美国生产,利多于弊? 也许在美国生产 iPhone,对美国就业情况的帮助亦颇为有限,但最少不无小补吧。然而,在美国生产 iPhone,对于苹果来说会有副面影响之余,对美国一样也有副作用。
在当今的智能手机市场上,美国虽然站了重要地位;但随着三星和一众国产手机快速崛起,美国在智能手机上的影响力渐受到挑战。曾经是美国人的 Motorola 被中国人买了,Google Pixel 也撑不住场面,结果 iPhone 已经是 IDC 销量榜上,唯一还能在五强里占一席位的美国公司(上图)。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