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财报季,前两天微博发财报了,数字非常漂亮。净营收增长近50%,净利润三位数增长,非阿里收入更是同比翻倍,业绩不错,股价也应声而起,周二大涨7.34%,报收48.96美元,周三又上涨超过2%,这个数字离年初2月份的12.30已涨了3倍。 但今天要说的其实不是数字,而是微博这款超级应用在商业形态和气象上的变化。它顶着光环出生,却被微信抢走风头,最后又在一片看衰中完成了再次崛起。从2014年Q1以来,微博的月活跃用户数已经连续11个季度保持30%的高速增长。用更加直观的话来说就是,微博这高速路已经修得够宽广了,坐地收钱的商业雏形已现。 关于坐地收钱这事,可以多说几句。互联网诞生以来,依托于它出现了千千万万的公司,业务形态和类型也千差万别,但从商业模式上看却可以非常清晰地划为几类。卖实体产品,就是做自营电商的,自己搞供应链,它的每一个百分点的增长都会带来相应的成本增加。库存,仓储,物流,人力支持。这都是投入,所以真正做零售的毛利总不会特别高,苦哈哈的。 卖服务的,投入一套开发体系,然后以比售卖实物低得多的成本提供给无数的单个个体。这也是所谓的互联网思维去对实体搞降维打击无往不利的秘诀——在用户增加的同时,成本却并不以同样的速率增加,自然带来了收入的指数级上升。 卖流量的,搭一个台子唱戏,唱的是用户,看的也是用户,花钱的是另一群客户。这是毛利最高的生意,直播,只要流量有了场子活了,做的是闭着眼睛也能挣钱的行当,就像一条高速公路,日夜不休。一听是一桩很美的生意,所以很多公司都争着想做平台。 但平台也不是那么好做的,通俗地说,假如没人承认你修的是路,没人愿意来走,又要到哪里去收买路钱呢?平台型公司收入的增加来自于参与者的增加。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已经高度普及之后,这种商业模式卖的是广告,本质上争夺的却是用户有限的注意力。 什么样的公司才能算平台 商业形态上的平台不是凭空出现的,今天的巨无霸阿里巴巴、腾讯、百度都是典型的平台型公司,但它们也都有一个演进的路径。一款应用最开始要给用户提供的是作为工具的价值,在它的使用场景里,除了用户和工具难有第三方的存在,自然也难以长时间占住用户的注意力。 一旦应用中的用户量累计到一定程度,并能因为用户的行为产生海量信息后,一群人在应用内的行为本身会吸引另一群人的关注和参与。 在这样的一个平台里,平台对于某一类用户的价值在于存在于平台上的其他类型用户的数量和行为信息。一个简单的例子,阿里的电商体系里对于买家来说价值在于,这里有海量的卖家,什么都能买到;而对于卖家来说,阿里坐拥的庞大用户基数是它选择这个平台的唯一原因。 在一个平台型企业的商业形态中,用户的增长会吸引更多的客户,而原有用户的存在和行为痕迹是吸引新用户加入的一个重要原因。它的成本投入极小,平台内的玩家在既定的规则体系下有机运行,与此同时,收入却随着用户的增长而呈增长,自然就带来了利润的指数级增长。 今年的微博财报有几个指标很能说明问题。 活跃用户数增加。2016年9月的月活跃用户数(MAU) 较上年同期增长34%,至2.97亿,其中89%为移动端用户。2016年9月的日均活跃用户数(DAU) 较上年同期增长32%,至1.32亿。对比过往数据可以发现,这是微博月活跃用户连续第11个季度超30%的增长。它说明了一点,微博在用户端的台子已经持续热闹一阵了。 广告营收增加。2016年第三季度广告和营销营收1.567亿美元,上年同期为1.059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8%。来自大客户和中小企业(SME)的广告和营销营收为1.474亿美元,上年同期为7330万美元。来自阿里巴巴的营收为930万美元,上年同期为3250万美元。单季广告收入同比增长56%,直播,非阿里广告收入同比增长112%,连续三个季度保持三位数以上的增幅。 这说明什么?说明阿里之外的广告主也对微博有了广泛认可,微博的翅膀越来越硬了,对阿里巴巴的广告依赖度大幅下降,之前依靠阿里输血,现在非阿里的客户占了绝对优势。 在整个互联网世界的流量越来越贵时,微博手握精准细分的C端流量对广告需求方的价值不言而喻,微博在客户端的盘子越来越大了。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