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助理服务当中有 23.1% 是专业类型的服务,主要是在医疗和理财方面。而剩下来 76.9% 的助理,干得最多的活儿是生活综合帮助、出行安排、日程管理、购物订餐厅等等——这一类是坑最大的地方——特别是那些试图把生活上各种服务都打包进去的产品。
Producthunt 上面 69.7% 的对话式服务都是智能助理产品(但并非所有都具备 AI) 人工智能助理的潜力 移动红利的结束,行业需要新的增长点 很多迹象都指向同一个结论:移动互联的高速增长已经饱和。比如用户已经不再愿意下载新的 app。
qz(based on comscore data) & statista 2016 年 1 月有超过 5 万个新的 app 被提交到了 App Store,但是在美国市场有 65% 的智能手机用户在一个月内下载新 app 的数量为 0,下了 1 个新 app 的人占 8.4%。 2015 年中到现在,在国内 2C 市场中,几乎找不到一款真正能爆发并留存的移动产品。对于移动开发者而言,能放首屏的高频应用早就挤不进去了。 而且很多中低频的服务,并不是最适合用 app 来承载的。比如订生日蛋糕,作为商业其价值一直存在,能通过信息化的方式来解决获客或者能效问题么? 宏观来讲肯定可以,但是开发一个 app 则会面临用户获取和使用成本高,难留存,用户难发现等等障碍——这些问题,都让开发者怀疑要不要做 app,特别是在最开始 PMF 核心逻辑还没有被验证的时候。 但创业者的热情和投资人基金里的钱都不能等!于是大家憋着这口气四处找风口,或者又有怎样的产品形态可以把商业形态再颠覆一次,好比 app 颠覆了网页,宏观上有没有新的产品形态可以再来一次?甚至运气更好点,开拓出以前没有被耕耘过的维度? 对话式服务具备新的增长点潜质 回顾过去,最大的几次浪潮基本都伴随着一个规律:核心技术(软硬一堆)的出现和整合,带来全新的人机交互方式 ,在此基础上大量的商业应用应运而生。
从 90 年代开始,人际交互的三个变化 比如 2007 年末移动互联开始,核心驱动的硬件是触摸技术、各种 sensor 的成熟以及整体计算能力的提升和小型化;软件方面则是 iOS & Android 的颠覆式出现。 软硬结合创造出完全颠覆过去的触摸操作体验,并使其称为真正可用的人机交互方式——让图形化界面的输入工具,从键鼠时代跨越到了更 intuitive 的触摸,并完美的与后面开放的生态系统结合起来(不得不再次对乔大爷表示敬佩)。 人机交互越来越倾向于人 可以看到随着技术的平民化 (democratization),人机交互正不可逆转地向人的方向靠近——不需要学习的人机交互。
将来越来越多的人都能更自然地通过计算设备来获得价值。下一个超级增长点的交互方式,一定是交互更接近人的自然行为,更多人可以使用的。 因为软硬件限制,过去用上计算设备的人很少。一方面,当时的人机交互是让人来 “将就” 机器——人学习机器的语言——操作需要专业技术,如打孔……(在个人电脑方面,当年知道 “cd 文件夹名” 的命令行的人也都是高端人士);另一方面计算设备巨贵,还不属于个人设备,大众都买不起;再者,日常应用和普通生产力应用几乎没有,所以买来设备学会了 UI 也没啥用。 而移动设备出现就让更多的人从使用计算设备中获利,更多不会键盘鼠标的人,通过触摸手机屏来操作。将来人们想要获得服务的时候,或许不需要有 “计算设备” 这个中间载体的概念。直接提出需求,就能获得结果。 下一代交互方式,似计算设备能覆盖更广的商业
Google Assistant Allo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