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引用皮尤报告来说明这一点。2012年是美国纸媒发行量维持稳定的最后一年(仅下降0.2 %)。此后便不断下降,2015年较2014年的报纸发行量下降了6.7 %,受众人数则下降了7%(这是2010年来的最大降幅)。2016年1月(这1月正是川普刚刚初露头角,而盖洛普认为他是1992年开始该调查以来最不受欢迎的总统参选人),皮尤的调查发现,仅有5%的人认为在刚刚过去的总统选举报道中,纸媒提供的信息是“最有帮助的”。用纸媒浏览新闻的受众比例也在持续减少,36% 的美国成年人在过去的一周内是从报纸上了解到的竞选信息,与其他媒介相比这一比例最低。 那么,什么媒体获得了纸媒的空间?62% 的美国成年人(注意:不仅仅是使用社交网络的年轻一代)现在将社交媒体作为主要的消息来源。而社交媒体则正是川普的优势,尽管希拉里的大选筹集资金是川普的5倍,在付费媒体上的投入是川普的6倍。但是在社交媒体上,希拉里却处于全面劣势,截止到目前,她的粉丝较川普少300万,Facebook的赞数较川普少450万。这一状况正与传统媒体成相反态势。事实上,在正式投票之前的5月份,社交网络就预言川普会当选。
(5月,在其他民调都宣称川普无望的时候,只有推特认为川普会当选) 社交网络替代纸媒,不仅仅是电视直播那样简单,它实质提供了两种渠道:一种互动渠道,一种信息渠道(也可以是组织渠道)。由于互动渠道,传统媒体新闻仍然存在,但已不是直达受众,要通过社交网络的筛选与批评,最终用户得到的新闻,往往是集合了各种评论之后的“修订本”。由于信息渠道,它不再是信息的唯一来源,在维基解密出现后,甚至也不是信息的可信来源。 这一点非常重要 —— 不要忘记,传统纸媒的议程设置能力建立在它对于传统信息来源的垄断权上。而这一信息来源的垄断,又来源于渠道的把控。当传统媒体拥有无比强大的信息渠道时,受众必须接受某一种信息,因而很难去接受不一样的议程。但在社交网络中,传统媒体的渠道优势不复存在,它成为了跟维基解密,各种个人新闻网站,推特上的新闻源,atv,甚至谣言同等地位的内容,这时候它的劣势会很快暴露出来。 例如维基解密后期中揭露的希拉里的种种劣迹,甚至半真半假的丑闻(例如童妓,邪教)便是一例。传统纸媒对此往往基于政治立场或是事实的谨慎态度持保守态度,而这些主题却能够上推特的热点。两相对比,让媒体人陷入了尴尬:如果据实报道,可能陷入新闻的考据泥潭进而造成形象危机,如果不报道,又会造成受众对新闻媒体的不信任。首鼠两端,最终要么错失了解释澄清的最佳机会,要么在对立评论的围剿中消失。 除此之外,纸媒还有一点心理优势是,它对自身抱有的意识形态的优越感。正如希拉里的履历一样,美国新闻工作者尽管立场不同,但大都受过良好教育,拥有冷静、理性、中产,中略偏左的价值观(它的一部分即是所谓的“政治正确”),这也长期是美国的表面共识。然而,从大选结果来看,这种意识形态的“统一性”与其说是真正的共识,毋宁说媒体内部的共识长期控制渠道的结果,它远远无法说明美国社会的复杂性。实际上,相当一部分人,例如在全球化阶层中处于竞争劣势,美国蓝领或下层中产并不认同这些观点,但他们缺乏足够的理论对抗成型的主流政治理论,也无法找到一个有号召力的政治目标来进行集中,因而他们的声音常常被忽略。但这种表面的统一,却使得媒体人产生了莫名的心理优势和内容自信,距离“沉默的大多数”越来越远。 当渠道关口逐渐失守,这批“沉默的大多数”突然发现自己拥有了社交媒体提供的新工具,足以绕开媒体,对这一些传统的政治惯例进行挑战。而川普的出现正是一个凝结核,没有谁比他更适合扮演移动端“英雄”的角色:简单,粗糙,强烈的个人风格,甚至发推特都会错字。但也正因此,他的观点简单朗朗上口,理解和转发都不需要什么功夫。尽管没有成型的理论,但这些直接的诉求反而符合社交媒体简单明快的特点,加之维基解密的帮助,足以在社交媒体上形成轰动,完成社会动员。而可悲的是,传统媒体囿于偏见未能发现自身观点的局限,还试图以传统的框架来进行解释与引导,其效果可想而知。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