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出这个结论的人,是百度国际事业部总经理胡勇。 10月26日,在WISEx出海创智论坛上,胡勇表示,中国移动互联网的格局正在逐渐走向稳定,巨头之间的激烈竞争渐趋缓和,发展的重心正逐渐转向海外。 他的出发点,是谈论海外市场,但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确已走到拐点。 1 在中国科技行业的断代史中,互联网的发展主要被划分为两个时代:前一个是PC互联网时代,后一个是移动互联网时代。 两者之间以何时为界,以前还没有定论。手机上网从上世纪末就已经开始,但在2008年中国3G网络大规模普及前,都一直发展缓慢;2010年,移动互联网开始井喷,手机更是在2014年,以83.4%的渗透率超越PC,成为中国第一大上网终端设备。 以普遍的看法,至少从2010年到2015年,都可以算作中国移动互联网狂飚突进的发展黄金期。 但从2015年开始,形势开始变化。 投资人的C轮死警告,O2O泡沫的退潮,微信增长的放缓,孵化器里的工位空置,补贴大战的无疾而终,政策监管的日益收紧……无论市场还是行业本身,钱没有变少,信心却淡了。 甚至连BAT这样的巨头,都不再激烈对抗,减轻了进入对方业务腹地的试探,甚至能容忍投资同一家企业的资本会师。 在巨头和资本的联手推动下,58赶集、携程去哪儿、美团点评、百合佳缘、滴滴快的优步……越来越多的垂直行业领军公司,都用并购取代了烧钱对抗,以迅速确立行业内的绝对优势,将行业格局锁死定型。 据金融数据提供商Mergermarket数据,中国科技行业2015年已公布的并购交易为307笔,累计金额超过此前4年总和,达707亿美元;而在2016年前9个月,中国科技行业的并购交易额也已达到612亿美元。 2 对于形势变化的原因,小马宋曾经在他的文章《》中,有过比较深刻的分析。 人口红利殆尽之后,移动互联网用户的增长逐渐见顶,随之而来的,自然是整个行业的增长放缓。 "流量的本质是用户的时间……就像一个池塘,现在进水的阀门关闭了。"小马宋表示,正是这个原因,让"几乎所有的靠流量生存的应用,都出现了流量下降的情况。" 所以,在移动互联网的大盘增速,从高速快跑变成稳健前行之后,移动互联网行业也就必须随之转型,巨头和垂直行业的领头羊不再烧钱鏖战,而转向努力让形势尽快简明定型,企业的经营也越来越从粗放扩张转向深耕细作。 而自2010年开始爆发,伴随移动互联网涌现的全民创业潮,也已到大浪淘沙的凛冬。虽然仍会不断有新的公司出现,有新的公司崛起,atv,也无法扭转整个行业的大势,围绕移动互联网创业的公司与人,也会越来越收缩减少。 行业收官已始。 3 面对新形势,移动互联网公司们的发展重心,已经开始转移。 一个方向,是终端的扩张。像当年从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的迁徒一样,在规模潜力更大的物联网市场,在物物互联和人机互联的大生态下,寻找新的商业颠覆契机。 另一个方向,是领域的跨界。从线上走向线下,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相结合,甚至将虚拟与现实相结合,无论是O2O,还是更多的创新生态,都越来越垂直,并对线下的资源与运营有更大依赖。 第三个方向,是市场的延伸。从中国走向全球,将已在中国市场得到验证的创新经验与成功模式,在更广阔的海外市场复制并改良,最终打通构建一个全球化的新生态。 这既是大公司转型的方向,也是创业者新的高地。 4 物联网是下一个万亿级机会。预计到2021年,全球将有近160亿台将物联网设备,遍及汽车、家居、健康、城市管理、工业、商业、农业乃至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 而无论是正向各传统领域渗透的互联网+,还是AR/VR/MR,也都正成为各路创业和资本涌动的热点。 不过,不论是物联网,还是走向线下,目前都还验证说成熟。而经过多年耕耘,中国移动互联网出海的春天,却已经自2015年开始到来。 早在10多年前,就已有中国互联网企业出海拓市,近年来,更已覆盖数十种应用分类,更涌现出猎豹CleanMaster、百度日文输入法Simeji、茄子快传等多个"墙内开花墙外香"的成功案例。 而2015年更被业界称为中国移动互联网企业的出海元年。无论出海企业的体量,海外产品的市场规模,都较此前跃升了一个巨大台阶。其后,集中出海的趋势,更在2016年急遽升温,已成潮流。(详见我2016年3月文章:《东风已至:2016已成中国互联网出海风口》) 5 事实上,一些较早开始海外布局的企业,目前已开始进入收获期。 比如百度。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