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研发成本的角度去看,云服务具有跟软件行业类似的特征,但云服务最终还是需要硬件架构来做基础设施。所以要想让云服务获得更高的经济优势,在硬件上在产业链的优化也必不可少。 虽然苹果并没有自己的元器件工厂,但凭借着超大规模的采购规模和巨额现金的诱惑,苹果依然可以以非常优惠的价格拿到业界品质上佳的元器件,所以硬件的规模效应,将进一步拉大云服务提供者的成本差距,规模越大实力越强者,每千颗处理器的获得价格,或者是每TB的存储成本都会更低;而且因为规模效应,实力越强的云服务商,也更有可能获得最新款芯片等元器件的优先供货权。
按照目前芯片产业的现实情况来看,在E级计算实现之前,摩尔定律还可以延续,所以与上游芯片厂商做好软硬件协同、挖掘计算潜力,依然是各个云计算厂商的一个重要任务。从这次云栖大会上,我们也看到了阿里与英特尔联合定制芯片,阿里与AMD在弹性高性能计算上展开合作。这种向产业链上游渗透的努力,会在产品迭代时逐渐累积先发优势。 来自于用户的需求是时刻变化的,就比如今年大火的深度学习和AI,如果用传统的服务器很难满足深度学习多层级的需求,而此时异构计算就是发挥作用的时刻。所以云服务商也需要紧跟技术热潮和用户需求的变化,推出符合“时令变化”的新产品、新服务,才能满足用户那些任性的创新需求。 对于现在想赶上移动互联网时代快车的CEO或者CTO来说,云服务不是云里雾里理不清的高科技概念,它需要给企业在竞争加剧时能够有效降低成本、改善财报数据,需要让企业的创新不再受IT建设的时间周期和巨额投资限制,能够迅速把灵感或创意变为一个个商机和胜机,能够在对手奇袭之时迅速做出反击,他们对于阿里云发起的价格战,会用脚投票,成为铁杆支持者。 云服务应该承担起新催化剂的历史作用 云服务是一种标准化的信息服务产品,在正常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它的价格应该由正常的供需状况和社会平均成本决定。但我依然期待,云服务提供商能够为中国用户,采取更加积极甚至激进的云服务价格策略。 客观而言,中国的云服务整体应用水准,相比美国等先进国家,至少还有数年的差距。而云服务现在已经成为了各行各业迅速向互联网转型的重要基础架构。就像建设高速公路可以推动某个地区资源流动和商业活力一样,云服务的普及速度和广度,在某种程度上将成为中国创新的助力或者帮手。 如果单纯去看公有云的市场规模,今年全球加起来都不过数十亿美金,但云服务有可能成为创新的催化剂或者变量,去推动各行各业的升级再造,它所间接起到的作用是难以用某个数字来总结概括的。 现在云服务提供商,可以像中国很多地方的高速公路收费政策一样,能够维持一个缓慢降价的节奏,这样对于自身的经济利益更有帮助,但就像高速费高企带来的后果是整个社会物流的成本上升,如果云服务价格居高不下,那么就会对云服务的普及形成抑制作用。 而阿里云这次较为激进的降价,开奖,可以促使更多的公司和行业来尝试和使用云服务,为他们的创新提供高弹性、低成本的IT基础架构,这对于现在亟待需要创新来优化产业结构、增强竞争力的中国企业而言,是一场值得期待的科技普惠春雨,我们也期待这轮润物细无声的化云为雨过后,中国经济能够如雨后彩虹,重现壮丽。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