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另一个衡量互联网公司价值的关键指标即活跃用户上,立足中国市场的微博与谋求全球化的Twitter差距正大幅缩小。Q2财报显示,微博月活跃用户达 2.82 亿,同比增长 33% ,已连续九个季度保持 30% 以上的增长。反观Twitter,二季度月活跃用户数为3.13亿,同比增长率仅为3%,增速下滑,且新增用户来自于欠发达地区,在美国本土进入负增长。 2.82亿和3.13亿,距离已经很小了。眼下微博的用户增长还远没到天花板,摩根斯坦利在8月的微博研报中指出,2018年微博MAU的MAU将达到4亿,即在接下来的两年左右时间内,微博还会拿到1.2亿左右MAU,这些新增用户将通过渗透到下沉市场(三四五六线城市)和拓展新项目获得。大摩明确,“我们并不认为,在短期内微博将遭遇用户数增长的瓶颈。”基于这样的增长趋势,微博MAU很快就会超过Twitter。尽管微博单季营收不到Twitter的四分之一,但其MAU与Twitter已十分接近,更重要的是,微博一直都有着规模性盈利,在业绩层面,微博已对Twitter形成赶超之势。 微博向左Twitter向右 今天是王宝强离婚案开庭日,微博又迎来一次流量高峰。 在王宝强事件爆发之后微博进入了100亿美元俱乐部,因此有人说这是王宝强的功劳,显然这是调侃。这倒说明,在公共热点事件上,微博依然是最重要的互联网讨论平台和即时消息发布平台,比如里约奥运会期间,微博就很自然地聚集了傅园慧等奥运明星,这类让微博受益的公共大事件不胜枚举。 微博在社交与媒体之间,更偏重“媒体”属性。反观Twitter更偏重社交属性,在创立之初Twitter用户只能向好友手机发送文本信息,而不是公共发布。社交还是媒体,微博也曾有过摇摆,在微信如日中天之时,微博也曾尝试过向支付宝那样强推社交,它甚至曾在2011年推出过类微信的IM工具,不过现在微博已不再执念于社交,它与微信早已没有什么直接竞争关系,双方井水不犯河水。 “社交”还是“媒体”?微博与Twitter做出了不同的选择,这也决定了两者不同的命运。选择社交意味着Twitter在美国面临着强悍的竞争对手:Facebook,这家公司2004年成立,眼下市值是Twitter的30多倍,与Twitter构成竞争。Facebook在中国的跟随者人人网已没有任何存在感,履行社交网络之职的是腾讯,然而在腾讯放弃微博、微博专攻媒体之后,双方的竞争关系就已越来越弱。 坐享内容创业红利 2015年以来,微博强大力推进“内容”战略,之所以作出这一选择,是因为微博已经在媒体与社交之间选择了“媒体”,内容平台的本质,依然是媒体,玩儿的是注意力经济。正是这一关键选择,让微博坐上了股价的直升机。 微博年初取消了140字字数限制,且早就开始支持图片、视频、文章等丰富的内容形态。去年三季度,微博图片发布量已占据整体内容65%,它成为中国事实上的Instragram,而秒拍和小咖秀则让微博在短视频领域形成优势。今年二季度上线一直播,直播开播场次超过1000万,比一季度提升116倍,微博很快将成为最大的综合直播平台。 在优质内容扶持上,微博2014年启动“垂直战略”,从过去扶持大V转而扶持“专V”。在行业上微博则选择了电影、财经、旅游等行业,atv,在产品与运营商进行深耕。垂直化自媒体扶持策略提升了内容的数量和质量,进而增强了用户活跃性。 Twttier的选择截然相反:曾几何时Twitter连图片发布都不支持,j2直播,最近终于开始鼓励用户上传图片而不是分享Instagram的链接,还推出了自己的视频播放器和直播平台,并且终于在9月决定取消140字的字数限制。然而,为时已晚。Twitter过去并不将Instragram、SnapChat、Pinterest这些平台当自己对手,然而它们事实上却瓜分了Twitter的流量和用户。反观微博,将这些应用做的事儿全给做了,所以你看不到中国版的Instragram、SnapChat、Pinterest。
微博和Twitter的内容发布界面:微博追求多元,Twitter追求简洁 曾经,微博、Twitter做的是让用户『告诉别人我在干嘛』『告诉别人我在哪儿』『告别别人我的想法』……现在Twitter依然如此,然而微博却不侧重于UGC的碎碎念分享,而是让不同用户可以消费不同类型的内容,长短皆可,严肃与专业、资讯与文学、八卦与理财,一切内容都可承载。Twitter却还在坚持着帮用户更好地分享信息,而不是消费与创造内容。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