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用了4年的时间,仅仅长了3厘米,在第五年开始,以每天30cm的速度疯狂的生长,仅仅用了六周的时间就长到了15米,其实,在前面的四年,竹子将根在土壤里延伸了数百平米。 知乎也像是一棵竹子,从2011年诞生到2015年间,产品结构进化缓慢,但就在前一潜移默化之间,很多人习惯了有时没事、睡觉之前刷朋友圈、刷微博、刷淘宝、刷贴吧、刷知乎的习惯。对知乎这样一个创业企业,尤其是以知识分享为主要目的平台来说,能和BAT的产品同处在一个消费层级上,是非常可喜的一件事情。 不过,“刷”很大程度上意味着碎片化、时间短、不需要耗费太多精力,朋友圈、微博、淘宝、贴吧其实都是碎片化的存在,对于个人体系化地去梳理自身的知识作用不大,知乎目前来看,似乎想打破这个状况。 知识碎片化走向体系化,内容结构化的提上日程 知乎在9月20日举办了一次媒体开放日活动,周源继2012年第一次回答“知乎团队的路是怎么走来的,知乎未来又将如何发展?”这个问题之后,又在知乎专栏写下了有关这个问题的第二篇文章。 正如周源在专栏文章中所说的,两年前,知乎本来是想构建一起小型知识社区,但随着两年的发展,它已经成了吸引各行业的专业人士形成了中型知识社区 。 这种成长速度是惊人的,不过,如果处理不当只是任由社区随意长大却不进行修剪和控制的话,很容易会降低知识的纯度,让社区环境变得嘈杂。周源在这片文章中说,靠数量和流量的堆砌来换取增长,是对社区成长极其危险的方式。 恰好,在一星期前,atv,知乎也颁布了新的运行管理规范,对六种影响用户体验、扰乱社区秩序的行为进行了明确限制。 这一套管理规范比较严格,被不少人称作是“知乎式管理法”。 回到知识学习的问题上来,人的学习过程绝不是靠几个社区提问就可以满足的。知乎最初满足的使用场景是用户之间的提问和回答,提问者和回答者之间实现了知识共享,但对于旁观者来说,真正的深度学习,是不能用过这种碎片化的刷知乎来完成的,它终究会是一个体系化的深度学习的过程。 也正是如此,周源认为,知乎的长远规划是满足用户对知识分享和使用各种场景的需求。未来的知乎应该更像一个网络,可以消解形式上的束缚,让沟通和交流变得更高效,人与人之间更亲密,并成为人们可以按需使用的基础资源。 周源这个观点是正确的,因为知乎在经过过去四五年的积累之后已经形成了氛围较为浓厚的知识社区文化,内容量的增长的确会带来海量的信息消费,但增长之后,更需要把内容结构化的工作提上重要的日程。以此来适应用户的深度学习需求。否则的话,如果知乎只是一个社区,那么它对于知识增长不会带来深层次的深入,这样的知乎虽然依旧可在上面愉快的玩耍,但是很难让人看到理想和光芒。 靠问答、知乎Live、知乎书店能否构建起知识体系 知乎构建知识体系的尝试其实主要还是从两个方面来展开的,一个是产品结构和产品逻辑上,另一个则是内容付费和激励机制。 可以说,传统的问答、圆桌、推荐、热门之外,知乎在今年开发出了知乎Live、知乎书店,这样的新功能模块,这种模块其实是推动知识走向体系化的重要环节。而串联起问答、知乎Live以及知乎书店等一系列产品的,正是知乎的“知识经济体系”——也就是值乎、赞赏、付费看知乎Live等一系列有关“知识付费”的话题。 回到推动知识走向体系化这个问题来看,问答、知乎Live、圆桌以及知乎书店其实是层层递进的关系,这恰恰是一个人真正去深度学习知识的正常逻辑: 看一个问答可能只要五分钟,但其中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含量需要你去筛选,可能其中真正有用的“干货”只有那么一个人说的一段话。 听一场知乎Live可能需要半个小时左右,但是这其中包含的信息有因有果,有系统分析,其中可能干货满满,如果你听了不过瘾,还可以私下和Live的发布人继续深度交流。但正如大学课堂一样,一场Live起到的更多只是引导你去继续深入话题展开学习的作用。 看一个话题圆桌可能需要大半天,其中包含了有关一个大话题的所有小问题和回答,比如说人工智能、星球大战,你可以在其中不断去浏览,看各式各样的问题不能说把一个领域摸透,但最起码可以入门,能够增长一定的见地。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